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锣鼓

封面

作者:乔建中

页数:180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75440249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锣鼓,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乐器,“无鼓不成乐”;锣鼓,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乐器,“民间无乐不锣鼓”;锣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四千多年前的“鼍鼓”,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中大同小异的35种“鼓”字,汉代的铜锣,魏晋时期的铜钹;锣鼓,更是在中国历史上延展最为广阔的乐器,宗教、政治、军事、劳动、生活,几近于无处不在……

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完美结合,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的交相互动,是构成中国锣鼓文化独特个性和无穷魅力的根本要素,而从雅文化的特质研究、介绍入手,探求俗文化的渊源与成的一个古老幽深且又充满了动感的景观。在这个景观中,既有着中国锣鼓蒙昧之初的智慧之光,又有着中国锣鼓神秘之中的天真烂漫;既有着中国锣鼓血与火的壮怀激烈,又有着中国锣鼓生与死的一往无前;既有着中国锣鼓的威严与瑰丽,又有着中国锣鼓的欢乐与平凡。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还不曾有任何乐器能够像中国锣鼓一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

全书近三百幅的图片,有现代人难得一见的各种鼓、锣。、铙、钹,更有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而行将消逝或已经消逝的中国锣鼓演奏场面。仅此而言,亦为弥足珍贵。

全书以“绪论”、“历史篇”、“现代篇”、“文化篇”为序,上自史前,下达今天,音乐文物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宫廷锣鼓与民间锣鼓交响鸣奏,艺术领域锣鼓与非艺术领域锣鼓一并包容,尽显中国锣鼓的历史风貌和时代风采。回顾总结即意味着展望开拓,源远流长的中国锣鼓,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文明史而隆隆作响,到今天,其前所未有的发展,则更预示着明天的无比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

乔建中,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词典》。主要社会兼职有《音乐研究》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等多职。1992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获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专著有《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瑶族民歌》《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历史地理背景研究》《中国经典民歌305首鉴赏指南》《中国音乐》《典藏中国音乐大系》《叹咏百年—乔建中音乐研究文选》 《中国锣鼓》等。

相关资料

插图:历史篇钟鼓之乐与锣鼓先声壹麋辂置缶与灵鼍之鼓土鼓关于“土鼓”,《礼记?明堂位》有“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伊耆氏,即神农。《周礼?春官》日:“籥章掌土鼓豳筲,中春,昼击土鼓,欲豳诗,以逆暑。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编乔建中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获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词典》,有《瑶族民歌》《典藏中国音乐大系》《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等著作
近三百幅的图片,展现现代人难得一见的各种鼓、锣、铙、钹等,更有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而行将消逝或已经消逝的中国锣鼓演奏场面
文物与史料相印证,艺术与非艺术相包容,雅与俗相互交融

锣鼓,是中国为重要的乐器,“无鼓不成乐”;锣鼓,是中国为普及的乐器,“民间无乐不锣鼓”;锣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四千多年前的“鼍鼓”,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中大同小异的35种“鼓”字,汉代的铜锣,魏晋时期的铜钹;锣鼓,更是在中国历史上延展为广阔的乐器,宗教、政治、军事、劳动、生活,几近于无处不在……
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完美结合,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的交相互动,是构成中国锣鼓文化独特个性和无穷魅力的根本要素,而从雅文化的特质研究、介绍入手,探求俗文化的渊源与成的一个古老幽深且又充满了动感的景观。在这个景观中,既有着中国锣鼓蒙昧之初的智慧之光,又有着中国锣鼓神秘之中的天真烂漫;既有着中国锣鼓血与火的壮怀激烈,又有着中国锣鼓生与死的一往无前;既有着中国锣鼓的威严与瑰丽,又有着中国锣鼓的欢乐与平凡。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还不曾有任何乐器能够像中国锣鼓一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
全书近三百幅的图片,有现代人难得一见的各种鼓、锣、铙、钹,更有随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而行将消逝或已经消逝的中国锣鼓演奏场面。仅此而言,亦为弥足珍贵。
全书以“绪论”“历史篇”“现代篇”“文化篇”为序,上自史前,下达今天,音乐文物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宫廷锣鼓与民间锣鼓交响鸣奏,艺术领域锣鼓与非艺术领域锣鼓一并包容,尽显中国锣鼓的历史风貌和时代风采。回顾总结即意味着展望开拓,源远流长的中国锣鼓,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中国的文明史而隆隆作响,到今天,其前所未有的发展,则更预示着明天的无比灿烂辉煌!

目录

绪论

历史篇

 钟鼓之乐与锣鼓先声

  壹 麋辂置缶与灵鼍之鼓

   土鼓

   鼍鼓

   鼓与巫、瞽

  贰 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

   甲骨文的“鼓”字

   《周礼》关于鼓的记载

   商、周、春秋战国出土的鼓

  叁 中国锣鼓之先声

   锣

   钹

   锣、鼓、钹的组合

 新声迭起锣鼓当家

  壹 剧曲音乐时代的锣鼓

   剧曲音乐时代的产生

   锣鼓在剧曲音乐中的运用

  贰 鼓吹乐的锣鼓组合

   宫廷、军旅鼓吹乐

   民间鼓吹乐

  叁 社火与锣鼓

   从专业艺人的演出到社会民众的集体狂欢

   “锣鼓盛于上元、中秋二节”

  肆 锣鼓,平民音乐的基础

   戏曲是以锣鼓起家

   鼓吹以锣鼓不绝如缕

   歌舞以锣鼓繁荣

现代篇

 中国锣鼓知多少

  壹 鼓

   粗腰桶形鼓

   单面矮腰桶形鼓

  ……

文化篇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锣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