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彦彦
页数:23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412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明代大众信仰与 三遂平妖传 研究》结合文献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以及文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广泛运用比勘考证、钩稽考索、文史互证以及文本阐释等研究方法,对《三遂平妖传》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完备的综述考稽,并通过大量民间宗教典籍、宝卷等文献,追溯考稽明代社会文化潮流与宗教潮流的趋势,探寻了作者创作心态以及作品的表现张力。本书紧紧围绕着宗教文化视野对小说文本进行阐释和分析,通过严谨的论证,不仅揭示了明代“三教合一”民间社会信仰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同时对于当时白莲教民间运动在小说中的折射也进行了文史互证的分析和论证,对认识明代宗教生态于文学创作以及对民间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刘彦彦,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开设了“《史记》研究”、“明清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名著导读”、“道教与文学”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明清小说、文学与宗教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专题性研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明清小说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完成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以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多次获得西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时代与成书过程
第一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时代
第二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与宋元话本小说之关系
第三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与四十回本之比较
第二章 《三遂平妖传》的民问秘密宗教以及佛教信仰之传播
第一节 明代民间秘密宗教之考察
第二节 《三遂平妖传》与白莲教
第三节 四十回本《三遂平妖传》所包蕴之佛教信仰
第三章 《三遂平妖传》法术与《封神演义》法术之比较
第一节 《三遂平妖传》与《封神演义》法术描写的趋同性
第二节 《三遂平妖传》与《封神演义》法术的差异性
第三节 法术描写对作者创作心态之折射
第四章 《三遂平妖传》之人物原型探赜
第一节 四十回本《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
第二节 蛋子和尚形象之多重文化意蕴
第三节 白猿的原型与衍变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时代与成书过程
第一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时代
第二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与宋元话本小说之关系
第三节 二十回本《三遂平妖传》与四十回本之比较
第二章 《三遂平妖传》的民问秘密宗教以及佛教信仰之传播
第一节 明代民间秘密宗教之考察
第二节 《三遂平妖传》与白莲教
第三节 四十回本《三遂平妖传》所包蕴之佛教信仰
第三章 《三遂平妖传》法术与《封神演义》法术之比较
第一节 《三遂平妖传》与《封神演义》法术描写的趋同性
第二节 《三遂平妖传》与《封神演义》法术的差异性
第三节 法术描写对作者创作心态之折射
第四章 《三遂平妖传》之人物原型探赜
第一节 四十回本《三遂平妖传》狐妖本事源流考
第二节 蛋子和尚形象之多重文化意蕴
第三节 白猿的原型与衍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