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复兴著
页数:274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71645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肖复兴文集(套装共10册)》包括我的音乐笔记,我的艺术随笔,蓝调城南,八大胡同,聆听吟唱,我的父亲母亲,我的老院记事,印第安纳速写,我的人生漫记,我的读书札记共10本。肖复兴作品,曾经获得过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作者简介
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近著有《肖复兴散文100篇》、《肖复兴新散文画作》两卷、《肖复兴音乐文集》三卷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本书特色
当我的文集编者敲定下《肖复兴文集(共10册)》出版意图之后,询问我对编选文集的想法时,我说,不要编的卷数太多,十卷已经足够。这样的想法,便是基于我对文学基本的认知。文学,即便不可或缺,但也没有那样的重要。况且,我自己所写的文字不少是垃圾,或幼稚浅薄,犯不上堆砌一起,滥竽充数。能够有十卷可编,有人可看,已是幸事。这些文字,不敢冒充什么花儿朵儿,不过是一些一闪而过的露珠和草萤,但露珠非珠,却也有丝来自内心的湿润;草萤非火,却也有一星属于自己的光亮而已。——肖复兴
目录
《我的艺术随笔》
《蓝调城南》
《八大胡同》
《聆听吟唱》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老院记事》
《印第安纳速写》
《我的人生漫记》
《我的读书札记》
节选
《肖复兴文集(套装共10册)》: 崇效寺的牡丹,以种植的面积铺展展连成片而为人赏心悦目。当然,那里的绿牡丹更是名噪京城,因为那时候开绿色花瓣的牡丹,满北京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花之寺的海棠,在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凌叔华的笔下有过描述,她特意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花之寺》。天宁寺的芍药,和寺本身历史一样悠久。不过,法源寺的丁香,应该更有名一些,清诗有形容那里的壮观:杰阁丁香四照中,绿荫千丈拥琳宫。说丁香干丈之长是夸张,但簇拥在悯忠寺的一片丁香花海,为京城难见的景观,是吸引人们来此的主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这四座古寺都在宣南,应该说和那时候宣南居住的众多文化人相关,花以人名,人传花名,文人的笔,让这里的花代代相传,这四座古寺的花事,连同明清两代文人留下的诗章,便成为了宣南文化的一部分。 这四座古寺的花事繁盛,一直延续到民国。从文字记载来看,起码在上个世纪20年代,泰戈尔访问北京时的重要活动,一个是和梅兰芳在开明剧院赏京戏,一个便是和徐志摩到法源寺里看丁香。读张中行先生的文章,知道上个世纪40年代,还能看得到崇效寺施“大肥”(即煮得特别软烂的猪头和下水)而盛开茂盛的牡丹。 如今。这四座古寺,仅存天宁和法源两寺,近些年,法源寺的丁香,名声大过天宁寺的芍药,原因在于重修法源寺之后,悯忠台旁、钟鼓楼下、念佛台前,补种有百余株丁香,盛开起来,烂烂漫漫,重现当年的胜景。并年年趁丁香花开之机,举办丁香诗会,尽管诗的水平参差,远不如古人,却聊补古寺花事的遗憾,再现当年有花有诗的盛况。丁香盛开的时候,法源寺花香四溢,人流如鲫。可以说,是如今四大名寺花事繁盛中硕果仅存的一座寺庙。 崇效寺的牡丹,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都移植到了中山公园。那个时代,新中国更重视公园的建设,崇效寺的牡丹,也算是找了个好人家。我小时候,开春时节,哪儿都不去,家长得花5分钱买一张门票,带我到中山公园看牡丹。如今,哪个公园里都有牡丹,但我敢说哪一处也没有中山公园的牡丹是出自名门,且年头最为久远,中山公园的牡丹才真正是魏紫姚黄,国色天香。这几年,中山公园引进郁金香,在我看来,再花姿别样的郁金香,也盖不过风采绰约的牡丹,因为它的牡丹都曾经摇曳在历史的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