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新成
页数:36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50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
作者简介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欧中世纪史、英国宪政史、全球史。著有《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英国议会政治史》(合著)、《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合著)等。
目录
论文 民族国家弱化时代的历史学 一角仙人故事的文本、图像与文化交流 晚明士人生活中的舶来品及其文化意涵——以《长物志》为中心 旧说法与新观点:世界史研究叙事中的明清中国 海港检疫全球化对华影响之研究——以1894年香港鼠疫为例 历史记忆如何转型——以柏林“庚子大沽之战”纪念街道更名为例 希腊化经济:一种世界性的经济?
挑战与机遇:“数字史学”与历史研究评论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 近代早期天主教研究的“新文化史转向”——评《阿什嘉特反宗教改革研究指南》 “巴洛克东方学”的知识制造与生产——评《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东方学》书评 评入江昭《全球史和跨国史:过去、现在与将来》 评梅里·威斯纳一汉克斯《历史中的社会性别》 评诺曼·约菲《早期国家的“神话”——最早的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演变》 评斯蒂芬·戴尔《穆斯林帝国:奥斯曼、萨法维与莫卧儿》 评哈里·李伯森《礼物的回归:全球观念下的欧洲史》 评里拉·慕克吉(编)《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网络(1400—1800年)》 评弗朗切斯科·莫雷纳《中国风:14—19世纪东方风格在意大利的演进》 评杰弗里·帕克《全球危机:17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灾难》 评大卫·阿米蒂奇等(编)《全球语境中的革命年代(约1760-1840)》 评苏珊·德桑等(编)《全球视角下的法国大革命》 评大卫·阿米蒂奇《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 评格雷·理查德、泰德·迪金森(编)《世界舞台上的美国:美国史的全球取径》 评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评韩嵩文《林纾公司:翻译与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成》 评程美宝等《把世界带进中国:从澳门出发的中国近代史》 评李榭熙《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1860-1900)》学术信息 《内亚》杂志简介 “全球史中的帝国”学术会议简述
挑战与机遇:“数字史学”与历史研究评论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 近代早期天主教研究的“新文化史转向”——评《阿什嘉特反宗教改革研究指南》 “巴洛克东方学”的知识制造与生产——评《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东方学》书评 评入江昭《全球史和跨国史:过去、现在与将来》 评梅里·威斯纳一汉克斯《历史中的社会性别》 评诺曼·约菲《早期国家的“神话”——最早的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演变》 评斯蒂芬·戴尔《穆斯林帝国:奥斯曼、萨法维与莫卧儿》 评哈里·李伯森《礼物的回归:全球观念下的欧洲史》 评里拉·慕克吉(编)《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网络(1400—1800年)》 评弗朗切斯科·莫雷纳《中国风:14—19世纪东方风格在意大利的演进》 评杰弗里·帕克《全球危机:17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灾难》 评大卫·阿米蒂奇等(编)《全球语境中的革命年代(约1760-1840)》 评苏珊·德桑等(编)《全球视角下的法国大革命》 评大卫·阿米蒂奇《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 评格雷·理查德、泰德·迪金森(编)《世界舞台上的美国:美国史的全球取径》 评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评韩嵩文《林纾公司:翻译与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成》 评程美宝等《把世界带进中国:从澳门出发的中国近代史》 评李榭熙《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1860-1900)》学术信息 《内亚》杂志简介 “全球史中的帝国”学术会议简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