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做有预见性的父母

封面

作者:吴恒祥著

页数:218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7000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有这样一个出身普通家庭、资质平平的孩子,他爱读课外书,爱下棋,爱养宠物……他不搞题海战术,不上辅导班和兴趣班,甚至从不熬夜学习,不爱记笔记……
但就是这个孩子,中考张家港市第一,2009年高考江苏省状元,生活中忠厚待人,孝亲感恩,自信自立,后劲十足。
《有预见性的父母》正是关于这个名叫吴敌的孩子如何成长的家长手记。身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父亲吴恒祥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用心血浇灌孩子的过程。
《有预见性的父母》一书中看不到有关家庭教育的套话、空话,也没有千篇一律的道理和口号,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爸爸奏响的“贝多芬”计划,妈妈筑起的心灵“防火墙”,还有孩子眼中母亲手上的老茧和奶奶村口张望的身影……从每件小事中折射出来的教育智慧,更使我们动容、思考。在广袤的田野、拥挤的城市、静默的深巷,父母深沉的爱转化成教养的智慧——书中每一处都盛放着可以共享的经验和反思。
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我也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我读过不下数十种亲子教育类图书,但唯有这一部书稿给我一份格外的踏实和坚定:参照书中的观念和方法培养孩子,他不一定能考状元,不一定能上北大清华,但他一定是独立而优秀的,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也完全可以预期!

作者简介

  吴恒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张家港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张家港市中学语文学科教改带头人。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江苏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40余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文章)1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收录,20余篇论文分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教科院“师陶杯”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参与苏州市级以上教科课题7项;编著、主编、参编书稿11部。另有30余篇(首)诗文散见于各地报刊。

相关资料

  我从不轻易推荐图书,因为真正优秀的家庭教育图书实在不多,但我可以肯定这是其中的一本。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成功家长,这三个角色缺少其中一个都无法成就这本书,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认真读一读。
  ——“超级教师”王金战
  这本书值得赠予它最好的赞美。特蕾莎修女说:时时刻刻传好消息,只有最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语言(Preachthegoodnewsatalltimes.Usewordsonlywhennecessary)。教导孩子也是一样: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只有最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语言。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我们时刻的唠叨,而是我们行动的激励。所有值得培养的品格都是从家长身上传递的。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荣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家教图书中最优秀的一本。父母无为乃大为,这是现代家庭教育最耐人寻味的秘诀,也是《做有预见性的父母》一书给人最独特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  我从不轻易推荐图书,因为真正优秀的家庭教育图书实在不多,但我可以肯定这是其中的一本。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成功家长,这三个角色缺少其中一个都无法成就这本书,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认真读一读。
——“超级教师”王金战
这本书值得赠予它最好的赞美。特蕾莎修女说:时时刻刻传好消息,只有最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语言(Preachthegoodnewsatalltimes.Usewordsonlywhennecessary)。教导孩子也是一样: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只有最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语言。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我们时刻的唠叨,而是我们行动的激励。所有值得培养的品格都是从家长身上传递的。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荣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家教图书中最优秀的一本。父母无为乃大为,这是现代家庭教育最耐人寻味的秘诀,也是《做有预见性的父母》一书给人最独特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
这是我所读过的家教类书籍中最深刻、最实在而又最通俗的一本。我收到书稿后是一口气看完的,甚至还做了重要内容的勾画与批注,本书作者作为教育专家和一位父亲,令人钦佩。很遗憾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希望你不要错过。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蚌珠
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而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正如本书作者所言,“不一定要考状元,不一定要上名校,而是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但愿这本书能给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带来必要的思考:如何用智慧和冷静去帮助孩子,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睿智、心理健康又充满责任感的真正的社会栋梁。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毅
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作者朴实无华的文风,轻柔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普通人家成就一位“最牛”高考状元的成长脉络。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一个积极向上永不停步的父亲,一位勤劳、善良、柔美的母亲,用他们的爱、身体力行示范着教育的真谛——“不干扰”是最好的培养。
——著名教育专家蒋惠芳

信息

本书特色

他资质平平,家境普通,不挤重点名校;
他不搞题海战术,不上补习班;
还是他,中考全市第一,高考勇夺江苏省理科状元
当上状元是偶然的,但是状元的背后必然有着家教的分量
所谓成功,不是状元、名校,
而是孩子能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爱孩子是需要智慧的!
如何把握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幼儿及小学生家长请注意以下要点:他资质平平,家境普通,不挤重点名校;
他不搞题海战术,不上补习班;
还是他,中考全市第一,高考勇夺江苏省理科状元
当上状元是偶然的,但是状元的背后必然有着家教的分量
所谓成功,不是状元、名校,
而是孩子能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爱孩子是需要智慧的!
如何把握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幼儿及小学生家长请注意以下要点:
①带孩子是父母的天职,隔代教养不足取;
②对孩子有信心是家长的责任;
③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④大量阅读成就孩子的一生;
⑤不以“完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中学生家长请重点阅读以下章节:
①给孩子的学习减压是家长的必修课;
②家长“狠心”又何妨;
③让孩子在作文中进行自我教育;
④正确对待考试成绩的波动;
⑤“状元”的学习方法;
⑥自主招生巧应对;
……
数百家媒体聚焦报道,上千名家长登门求教
一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教子秘籍

信息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
 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带孩子是家长的天职
 亲子教育VS隔代教育
 “真正的教师”是老妈
 我与孩子共成长
第二章 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贝多芬计划”
 说说我们家的“网事”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1+1 2
 筑起心灵的“防火墙”自序
第一章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
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带孩子是家长的天职
亲子教育VS隔代教育
“真正的教师”是老妈
我与孩子共成长
第二章 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贝多芬计划”
说说我们家的“网事”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1+1>2
筑起心灵的“防火墙”
第三章 好习惯终身受益
让孩子熏着书香长大
阅读,阅读,再阅读!
把握孩子阅读的关键期
给孩子充分的阅读自由
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学习习惯
第四章 顺其自然快乐成长
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
“听话教育”反思
校外辅导班PK校内兴趣小组
不以“完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给孩子的学习减压是家长的必修课
“快乐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章 自信自立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让独立自主的幼苗茁壮成长
家长“狠心”又何妨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对孩子有信心是家长的责任
第六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本分
同桌是“差生”
心中盛开“玫瑰花”
梅花香从苦寒来
修电视的故事
回报长辈的最好礼物
第七章 做教子有方的家长
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无为”和“有为”
感谢“清华园”
高考那几天家长怎么做
特殊的生日礼物
无为与有心
极细小与极巨大
第八章 “状元”是这样学习的
“无敌”学习法
“做最好的自己”
数学学习“金点子”
写好作文的两点提醒
在目标的引领下不断进步
住校学习效率高
正确对待考试成绩的波动
第九章 让作文伴随孩子成长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让真实的生活走进作文
在作文中进行自我教育
追求作文语言的鲜活灵动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
让思想的火花在作文中闪耀
第十章 高校自主招生巧应对
畅通自主招生信息渠道
选定好申请学校
按要求完成申请材料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初审结果
笔试前进行适度“练兵”
做好自主招生“加减法”
为面试作好充分准备
自主招生胜算几何
后记 千言万语一声“谢”
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做有预见性的父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6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