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义堂
页数:378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63827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
他们的身影将永远留在历史的画面里,并且一直帮助我们洗涤和拯救自己的灵魂……
文艺评论家、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
翻开尘封的档案一群身着白衣的坚毅身影跃然纸上,他们是烽烟铁血中愈挫愈勇的真心英雄!
文学评论家、诗人唐晓渡:
长篇纪实文学《抗战救护队》从一个全新且独特的角度和侧面,再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悲壮历程,是另一种的可歌可泣。在同类作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
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略
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
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
作者简介
杨义堂,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市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副主任,作家。著有《大孔府》《大运河》《孔门弟子画传》《祭孔大典》等作品。其中,《大运河》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献礼之作,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图为作者在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旧址采访时所照。
本书特色
《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随着战争的推进,救护总队从武汉迁到长沙、祁阳、贵州等地,建起了卫生训练所和重伤医院,组织了武汉大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细菌战、宜昌会战等战役的救护工作,还将八路军、新四军作为抗战整体进行救护,发展到150个小队,3400多人,培训军医2万多人,救治伤兵和平民150万人次,成为中国抗战救护的实际领导者。但是,由于国民党对他向共产党部队赠送药品不满,林可胜被迫辞职。他和一些红十字救护队员到缅甸远征军担任军医,并组织了两次远征军和驻印军的救护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