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晨,刘砺兵著
页数:228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2062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纯粹的第一手司法资料为依据,描绘了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司法领域,尤其是基层法院所面临的现状与环境、挑战与机遇,其中不乏细致的阐述、深刻的剖析和深入的探讨,同时充满着对基层刑事审判发展前景的深切关心。书中提出“立法退缩之处,正是司法有为之时”的理念,即从确定思维路径和培养解释能力两个向度入手,强化裁判者对于实践问题进行“实质性权衡”的意识,而不是机械地等待立法、依赖细则。法学知识需要转型,从解决具体案件的琐碎办案指南,走向具有解释力的法学理论,再返回到对实践的指导之中,从而以具体而扎实的形式逐步推进法治的演进,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作者简介
陈晨,1980年生,浙江台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中国法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在《刑事法评论》、《法学杂志》、《学术交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砺兵,1980年生,辽宁法库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多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在《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以纯粹的第一手司法资料为依据,描绘了司法改革背景下刑事司法领域,尤其是基层法院所面临的现状与环境、挑战与机遇,其中不乏细致的阐述、深刻的剖析和深入的探讨,同时充满着对基层刑事审判发展前景的深切关心。书中提出“立法退缩之处,正是司法有为之时”的理念,即从确定思维路径和培养解释能力两个向度入手,强化裁判者对于实践问题进行“实质性权衡”的意识,而不是机械地等待立法、依赖细则。法学知识需要转型,从解决具体案件的琐碎办案指南,走向具有解释力的法学理论,再返回到对实践的指导之中,从而以具体而扎实的形式逐步推进法治的演进,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