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封面

作者:刘先飞

页数:2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481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首先追问的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内在逻辑如何及连续性何在?概而言之,民族国家的兴起,塑造”新国民”的需要,使儿童观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随后,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使童蒙读物转变为教科书,儿童杂志以教科书或教科书补充读物的面目出现,其中出现了小说、寓言、诗歌等文学性内容。稍迟,出版业为开拓新的市场,出版了专门的叙事读物杂志,杂志又发展为丛书系列。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科普读物的丛书构成了一个儿童叙事读物的体系。叙事读物向文艺作品的转变则由新的文学运动推动,文研会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改造通俗读物,创作专门的儿童文艺作品。至此,文艺童话诞生,现代儿童文学正式出场。其次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本书回到儿童文学创始期,以轨迹相似的日本为参照,对照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特点:重视伦理教育;回避怪力乱神的叙事资源;理论发起者与创作割裂;教育冲动与社会责任压倒个人兴趣与娱乐。最后一点是影响儿童文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作者不能与儿童读者分享个人面目,使作品缺乏诗意与幽默感,缺乏对儿童的吸引力。这一结论解释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深层心理认知,对儿童文学的创作有建设性作用。

作者简介

刘先飞,四川自贡人,1973年出生。于1994年获得广州外国语学院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系。主要从事中日翻译史研究,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

本书特色

  书稿首先追问的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内在逻辑如何及连续性何在?概而言之,民族国家的兴起,塑造”新国民”的需要,使儿童观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随后,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使童蒙读物转变为教科书,儿童杂志以教科书或教科书补充读物的面目出现,其中出现了小说、寓言、诗歌等文学性内容。稍迟,出版业为开拓新的市场,出版了专门的叙事读物杂志,杂志又发展为丛书系列。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科普读物的丛书构成了一个儿童叙事读物的体系。叙事读物向文艺作品的转变则由新的文学运动推动,文研会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改造通俗读物,创作专门的儿童文艺作品。至此,文艺童话诞生,现代儿童文学正式出场。其次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本书回到儿童文学创始期,以轨迹相似的日本为参照,对照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特点:重视伦理教育;回避怪力乱神的叙事资源;理论发起者与创作割裂;教育冲动与社会责任压倒个人兴趣与娱乐。最后一点是影响儿童文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作者不能与儿童读者分享个人面目,使作品缺乏诗意与幽默感,缺乏对儿童的吸引力。这一结论解释了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深层心理认知,对儿童文学的创作有建设性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儿童文学史观的变迁第一章启蒙者的设计    第一节福泽谕吉:独立思考追赶欧美    第二节梁启超:新国民与旧荣光    第三节文学与实学:梁启超与福泽谕吉第二章在教科书与杂志之间    第一节《少年园》:学校课程的延伸    第二节蒙学报:最初的摸索    第三节作者库所显示的:《少年园》与《蒙学报》第三章叙事读物    第一节岩谷小波:打开幻想世界的大门    第二节孙毓修:和蔼严肃的故事叔叔    第三节个人面目的清晰与模糊:岩谷小波与孙毓修  第四章现代文学与童话的会面    第一节小川未明:一个天生如此的人……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深嵌的面具:创始期中日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6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