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谷曙光
页数:253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77466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吴小如先生序
我一生痴迷京戏,剧场观剧无虑两千场,而看戏不存戏单,成为平生一大憾事。
癸巳冬,门人谷竞恒君来,见示梅兰芳老戏单一百余张,红红绿绿,琳琅满目,自民初迄 60 年代,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一时大感兴味,勾起我对早年观剧往事的涓滴回忆。我与竞恒翻阅这批戏单,盘桓消磨了两个下午,或点评伶人,或议论戏码,或由戏单生发开去,漫谈梅兰芳的演剧道路、表演艺术、气节风骨,其乐融融,非熟谙此道者不足道也。
据竞恒见告,2014 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他应出版社之邀,将编纂一本以梅兰芳老戏单为主题的图书。我听后,颇为钦佩选题的独特和筹划的价值。
“文革”后,几位友人曾送我早年戏单的一些复印件,成为我写作戏曲文章的有益参考。近年来,我又先后收到友人赠送的戏单方面的书籍,如《旧京老戏单》、《首都图书馆藏旧京戏报》、《菊苑留痕》等,观后颇觉洋洋大观。作为彼时的顾曲周郎,我对这些故纸备感亲切,摩挲把玩,发思古之幽情,消浮生之闲暇,乐在其中也。
由“玩物”再进一层,则戏单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能据之考镜演出历史,审视剧目变迁,乃至订正讹传谬误。我以为,竞恒现在编辑梅兰芳的老戏单成书,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盖上述几种以戏单为专题的书,都是影印某一机构或个人收藏的戏单,品类既庞杂,一般也无体例。迄今为止,尚无专门以单个名伶戏单结集付梓的。梅兰芳作为足以代表中国京剧的艺术大师,其戏单是珍贵的演出史实物,如能分类编订影印,自是在戏单类书籍中另辟蹊径,新创了一个体例。况且,这本书不光是戏单的影印,还有结合戏单撰写的研讨文字,两
相配合,颇收图文并茂、以文释图、以戏单证剧史之良效。我看了其中的部分文字,感到竞恒编纂此书是贯穿了学术意识的。他遴选的这批戏单,以梅兰芳的舞台生涯为经纬,微观与宏观兼顾,所配文字,既描述了梅氏几十年粉墨歌舞的盛况,又考证、剖析了梅氏演出史中的一些问题,还纠正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说法,故此书不仅具有收藏观赏和文献史料之功用,还有为其他戏单类图书所不具备的学术价值。我很佩服竞恒在文献上鉴 图 单 戏 老 的爬梳钩沉能力。有的戏单时间、地点全无,竞恒竟能考证出具体日期和演出戏院。这种看似繁琐细碎的“小活儿”,是很能看出细节考证功力的。竞恒文字亦清通老到,有时闲闲几笔,或下一二句断语,显示的却是对史料的熟谙和精于裁断。我甚至可以说,研究梅兰芳,乃至京剧演出史,这本书都是可以拿来参考的“铁证”,而非凭空臆想之游谈可比。
戏单为一纸活页,保存不易,而竞恒所藏颇丰,且其中不乏可称为精品、珍品者,如清末北京茶园的“说白清唱”、民国元年天乐茶园的义务夜戏、1923年大总统府茶会戏单、1925年聚贤堂堂会、1926年济南赈灾义务戏、1931 年香港演出、建国初期之催戏单等,差不多都是“海内孤本”。此外,像民初的多场营业戏、1924年上海共舞台演出、1936年陈夔龙寿庆堂会、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公演京戏特刊和若干次义务戏、杜月笙六秩寿辰义演、1948 年大开本《生死恨》特刊、1949 年后的多次招待纪念演出等,皆属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连梅派传人的戏单,也都是细致甄选的稀见精品。通过这批戏单,基本勾勒出梅兰芳一生演剧的概况。
寒斋早年收藏京戏唱片较多,并曾撰文谈当年搜求唱片之乐,而今日竞恒搜聚梅兰芳老戏单,别是一种乐趣。大约余之搜求唱片与竞恒之簉集戏单,皆属孔夫子所云博弈犹贤之事。我曾撰《唱片琐谈》,并发愿写一《京剧唱片知见录》,惜乎仅开了个头,现在已不可能实现,成为我的一个遗憾。而竞恒春秋正富,居然已将梅兰芳老戏单裒集成册,寓学术研究于收藏鉴赏之中,是又比我胜多多矣。早年周明泰先生开以戏单研治戏曲之新路径,其后此道乏人问津。今竞恒浸淫其中,所得独多,后来居上,此之谓也。
昔年瞿龛题《英秀戏册》诗云:“回首唐宫全盛日,开元供奉几伶官。沧桑劫后龟年老,片楮还当信史看。”吟咏谭鑫培戏单,感慨颇深。今日,梅兰芳戏单亦成吉光片羽,活页之中蕴寓梨园沧桑,其价值不输缥缃琳琅矣。
我因衰病之躯,行将就木,久已无力搦管,但竞恒希望将我的几句话,放在书前,作为序文。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纪念,是对余师生二人十余年来谈戏论曲的纪念。盖竞恒乃寒斋之座上常客,每来负暄清谭,最后话题往往自然落到京戏上,几无例外。由此可见,余师生二人嗜戏之深,而竞恒可称余晚年谈戏之知音矣。
是为序。
本书特色
《梅兰芳老戏单图鉴》是第一部老戏单研究专著,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体例。
本书收录梅兰等及梅派传人等珍稀老戏单200余张,配有10余万字的解读文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梅兰芳舞台生涯,可谓方寸之间,展现剧史精化;故纸堆中,钩稽梨园旧事。以小见大,极富创新性。
戏单,又称节目单,是预报戏剧演出的时间、地点、剧团、优伶、票价等的手写或印刷单页。其物乃演戏之附属品,因为其准确纪录了演剧的相关信息,故而具有一定的资料性。尤其早年的戏单,因年代久远,保世稀少,更能据以印证优伶的演剧活动、研讨剧目的历史变迁等,因而具有较珍贵的文献和研究价值。
在京剧、昆曲老戏单中,梅兰芳戏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是由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地位所决定的。
本书所收录的戏单,以梅兰芳舞台演出为经纬,其中不乏可称为精品、珍品者,如清末北京茶园的“说白清唱”、民国元年天乐茶园的义务夜戏、1923年大总统府茶会戏单、1925年聚贤堂堂会、建国初期之催戏单等,差不多都是“海内孤本”。此外,像民初的多场营业戏、1924年上海共舞台演出、1926年济南义务戏戏单、1936年陈夔龙寿庆堂会、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公演京戏特刊和若干次义务戏、杜寿堂会、1948年大开本《生死恨》特刊、1949年后的多次招待纪念演出等,皆属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连梅派传人的戏单,也都是细致甄选的精品。
本书从戏单、节目册等乏人关注的冷僻文献史料研究梅兰芳一生的舞台生活。将梅兰芳的舞台生涯划分为六个阶段加以概述,同时在每个阶段里挑选若干张既有代表性、典型性,又富研讨价值和意义的老戏单,解读分析,阐幽发微,以期从一个新视角对梅兰芳的舞台生活有鲜活的理解和体认,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舞台生涯,考订、呈现其演剧生活中的若干细节。
《梅兰芳老戏单图鉴》属于立意新颖的“实证研究”,以演出实物印证梅兰芳的舞台生涯。本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以文释图,看图说故事,以戏单证剧史,这是别开生面的新的研究模式,在梅兰芳研究著作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新类型。
本书采用铜版纸四色精印,绿色特种纸精装,外套红色护封,设计高雅,装帧考究,是兼具史料、研究、欣赏、收藏价值的精品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