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东藩著
页数:48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11061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部写尽中国两千多年风云变幻的通俗历史巨著
一部民国时期就被学校指定的学生课外读物
一部风靡海内外,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中华版“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特色
1.底本权威:我们这次整理出版的“历朝通俗演义”根据1935年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的铅印本为权威底本,精审细校。
2.自批自评全图全本:保留铅印本当中的自序、世系图、蔡东藩先生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倡导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第一限度地呈现原书风貌。同时集齐石印线装本的绣像及插图。鉴于民国图书的保存状况和当时用纸的特性,为了搜集高品质的绣像及插图,我们查阅了多家图书馆的相关藏书,经过筛选、比对,扫描2200余幅绣像及插图。
3.便于当下读者阅读:
①愉悦的阅读感受:简体横排。用大32开开本,版式简洁,字距行距疏密有致,双色印刷。
②恰到好处的编辑加工:根据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规范并优化标点符号的用法。为方便普通读者,我们以2013年6月国家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参考,给三级及三级字表之外的字加注了拼音。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亦作东帆或东颿),浙江萧山人。民国著名历史小说家。
自1915年始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完成,历十年寒暑,终写成《历朝通俗演义》(共11部)。《历朝通俗演义》在创作上“以正史为经,以轶闻为纬”,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极具可读性的历史通俗读物。
相关资料
媒体评论:
1.在《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创作100周年之际,中华书局推出了《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双色绣像典藏本,全11部21册。中华版《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以1935年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的铅印本为底本,精校精审,订正各种版本中的讹误,为方便当下读者阅读,还对难字注音。同时,为保存原版风貌,收录了石印线装本的全部人物绣像和插图,保留了蔡东藩先生的自序、注释、夹批和后评,并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字号加以区别。中华版《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由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先生亲笔题写每一册的书名。可以说,这是一套有着中华书局鲜明特色的《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
2.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度重视历史的民族,这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我们的历史不仅是有二十五史的正史系统,而且有跟正史相匹配的一整套的通俗演义系统。从唐宋开始就有讲史——民间以说书的方式讲历史。这对普及历史知识、增强民族的历史意识是大有好处的,妇孺皆知,大家都能接受,产生了像《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小说巨著。这个传统一直发展到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蔡先生就是这个系统在近现代的集大成者。
——选自《学习时报》作者:李汉秋
3.我还想为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点个赞。这一版本上承石印本,又借鉴诸家排印本,精校精排,可谓后来居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全书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字号,使蔡东藩叙评结合的历史叙述方式得以醒目呈现;对生僻字悉加拼音,让读者可以无障碍阅读,也符合“历朝通俗演义”的“通俗”本旨;同时,采纳了早年石印本的全部人物绣像和插图,既不失“左图右史”、图文互证的传统,又迎合了时下读图时代的读者趣味。古代小说书坊常以“新刻、京本、绣像、校正、大字、音释、评点”之类标榜,中华书局本“历朝通俗演义”化俗为雅,正合此道。
——选自《中华读书报》,作者:刘勇强
本书特色
“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以正史为经,逸闻为纬。一套书写尽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百态。本丛书以1935年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铅印本为权威底本,同时集齐石印线装本的绘图。保留自序、世系图、蔡东藩先生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评。倡导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书风貌。
《五代史通俗演义》为“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丛书之一种,叙述了“元首如弈棋,国家若传舍”,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的五代十国历史。作者笔下描摹的不仅是这一时期的纷纷乱象,更旨在揭示其根源,并以史家的见地联系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正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书的史料选取兼收严择,创作上又富有鲜明的演义小说特色,是跨越时代的通俗文学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