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存中
页数:202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
ISBN:97875024029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有色金属熔炼的基本原理、有色金属铸锭凝固基本原理、有色金属熔铸技术三大章。
目录
Ⅰ 有色金属熔炼的基本原理
1 金属的氧化、挥发和除渣精炼
1.1 氧化的势力学原理
1.2 氧化的动力学机制
1.3 影响氧化烧损的因素及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1.4 金属的氧化精炼原理
1.5 挥发及挥发损失
1.6 夹渣和除渣精炼
2 吸气和脱气精炼
2.1 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态及来源
2.2 气体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3 吸气的动力学过程及影响因素
2.4 脱气精炼
2.5 联合在线精炼
3 成分控制
3.1 备料
3.2 配料
3.3 熔炉准备
3.4 成分调整
3.5 熔体质量检验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Ⅱ 有色金属铸锭凝固基本原理
4 液体金属流动凝固传热
4.1 液体金属的流动
4.2 铸锭的凝固传热
4.3 凝固区及凝固方式
5 单相合金的凝固
5.1 溶质再分布
5.2 成分过冷
5.3 枝晶粗化与枝晶臂间距
6 铸锭晶粒组织及其细化
6.1 铸锭正常晶粒组织
6.2 铸锭异常晶粒组织
6.3 晶料细化技术
7 铸锭常见缺陷分析
7.1 偏析
7.2 缩孔与缩松
7.3 裂纹
7.4 气孔
7.5 厞金属夹杂物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Ⅲ 有色金属熔铸技术
8 有色金属熔炼技术
8.1 坩埚炉及感应炉熔炼技术
8.2 反射炉熔炼技术
8.3 快速熔炉熔炼技术
8.4 真空炉熔炼技术
8.5 真空感应电炉熔炼技术
8.6 真空电弧炉熔炼技术
8.7 电子束炉熔炼技术
8.8 等离子炉熔炼技术
8.9 电渣炉熔炼技术
9 有色金属铸锭技术
9.1 铁模铸锭技术
9.2 立式边续及半边疆铸锭技术
9.3 卧式连铸技术
9.4 线坯连铸及连铸连轧技术
9.5 电磁铸锭技术
9.6 其它铸锭技术
10 各种有色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1 铝及铝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2 铜及铜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3 镍及镍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4 镁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5 钛、钼及鞭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6 熔铸工艺规程的制订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1 金属的氧化、挥发和除渣精炼
1.1 氧化的势力学原理
1.2 氧化的动力学机制
1.3 影响氧化烧损的因素及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1.4 金属的氧化精炼原理
1.5 挥发及挥发损失
1.6 夹渣和除渣精炼
2 吸气和脱气精炼
2.1 气体在金属中的存在形态及来源
2.2 气体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2.3 吸气的动力学过程及影响因素
2.4 脱气精炼
2.5 联合在线精炼
3 成分控制
3.1 备料
3.2 配料
3.3 熔炉准备
3.4 成分调整
3.5 熔体质量检验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Ⅱ 有色金属铸锭凝固基本原理
4 液体金属流动凝固传热
4.1 液体金属的流动
4.2 铸锭的凝固传热
4.3 凝固区及凝固方式
5 单相合金的凝固
5.1 溶质再分布
5.2 成分过冷
5.3 枝晶粗化与枝晶臂间距
6 铸锭晶粒组织及其细化
6.1 铸锭正常晶粒组织
6.2 铸锭异常晶粒组织
6.3 晶料细化技术
7 铸锭常见缺陷分析
7.1 偏析
7.2 缩孔与缩松
7.3 裂纹
7.4 气孔
7.5 厞金属夹杂物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Ⅲ 有色金属熔铸技术
8 有色金属熔炼技术
8.1 坩埚炉及感应炉熔炼技术
8.2 反射炉熔炼技术
8.3 快速熔炉熔炼技术
8.4 真空炉熔炼技术
8.5 真空感应电炉熔炼技术
8.6 真空电弧炉熔炼技术
8.7 电子束炉熔炼技术
8.8 等离子炉熔炼技术
8.9 电渣炉熔炼技术
9 有色金属铸锭技术
9.1 铁模铸锭技术
9.2 立式边续及半边疆铸锭技术
9.3 卧式连铸技术
9.4 线坯连铸及连铸连轧技术
9.5 电磁铸锭技术
9.6 其它铸锭技术
10 各种有色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1 铝及铝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2 铜及铜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3 镍及镍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4 镁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5 钛、钼及鞭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10.6 熔铸工艺规程的制订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