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理查德·内德·勒博 著,陈锴 译
页数:48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20098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一系列历史案例研究 (从古希腊时代延伸至伊拉克战争) , 对勒博理论的效用加以拓展和验证, 从新颖的视角诠释国家崛起与战争起因, 并为前景理论的重构创造了契机。
作者简介
理查德·内德·勒博,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国际政治理论教授,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研究员,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政府系詹姆斯·O.弗里德曼首席教授(荣誉退休)。2014年,出版有《弗朗茨斐迪南未死:没有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动因建构》,并与西蒙赖克合著《告别霸权:全球体系中的权力与影响》。2015-2016年与皮尔斯考滕和菅波英美合作编著《理论家的回归:与故去思想家的对话》,独著《国家认同与国际关系》、《马克斯韦伯与国际关系》。
译者陈锴,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东南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国际安全与国际关系,出版专著Comparative Study of Child Soldiering on Myanmar-China Border: Evolutions,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Singapore and New York: Springer, 2014)。
相关资料
这本书述及的历史跨越了2500年,汲取了诸多伟大思想家的智慧。我十分确定的是,每位读者都能乐在其中。
—— 克里斯布朗,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勒博探究了支撑人类国际关系发展的要素,其中包括基于精神的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以及基于焦虑和威胁的现代战略。
——保罗卡特利奇,剑桥大学古典文学院
勒博超越了华尔兹、基欧汉和温特。《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明确地宣告了一种具有替代性的知识框架的出现,可称之为“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勒博融汇了古典和现代有关认同心理的深刻见解,从根本上突破了我们对国际政治发展态势的传统理解。
——雅克海曼斯,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勒博完成了一部具有重大理论动力与历史意义的著作。要完成如此重要的研究,唯有历经多年的思索与探究,而这部著作必将在未来的许多年为人所品读。
—— 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这本书论述有力,具有理论性的辨析,长于洞悉历史和当代,该书将会成为人类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起点。
—— 尼古拉斯里格,圣安德鲁斯大学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教授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理查德·内德·勒博,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世界排名TOP50)战争研究系国际政治理论教授,出版有《国际关系中的动因建构》《告别霸权:全球体系中的权力与影响》《国家认同与国际关系》《马克斯韦伯与国际关系》等
★该书获美国政治学会以杰维斯和施罗德命名的最佳历史与国际关系图书奖、英国国际研究学会苏珊斯特兰奇年度最佳图书奖
★作者以脱胎于古希腊人的动机与认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政治秩序与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对自尊的需求,论证了其对各个层次社会集合体政治行为的不同影响,并通过一系列案例加以拓展和验证
基于对人类动机与畏惧情绪的研究,理查德内德勒博提出了一种政治秩序与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强调人类对自尊的需求,并说明这种需求如何影响社会集合体中各个层次的的政治行为。勒博分别将人类的四种动机(欲望、精神、理智和畏惧)与理想的类型世界联系起来,阐析了人类的不同动机如何催生出对于合作、冲突与冒险的不同逻辑。
该书通过一系列历史案例研究(从古希腊时代延伸至伊拉克战争),对勒博理论的效用加以拓展和验证,从新颖的视角诠释国家崛起与战争起因,并为前景理论的重构创造了契机。
目录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战争
新兴国家
第9章 希特勒、布什及其之后
冷战
伊拉克
国际体系转型
第10章 总体发现与结论
动机
理智、影响和秩序
理论与案例
古代世界
中世纪欧洲
从威斯特伐利亚到法国大革命
帝国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从希特勒到布什
国家
前景理论
新兴大国
权力转移与滥用权力
权力、影响与公正
认同与秩序
身份的心理学
认同与改变
索引
译后记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