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小民
页数:27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5004452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学虽然是一门显学,但以其对现实的作用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经济学大师们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被蒙上一层面纱,给人以模糊不清的感觉。而且,人们经常将他们的学问与人品、家世等方面的因素统一界定,这更增加了他们的神秘性。本书试图通对影响经济不发展进程的杰出西方经济学大师的人生经历与作品的解读,一步步靠近他们的人性和从事学术研究的真相。
本书特色
走近大师,才可能了解那些辉煌的成就是如何创造的,剖析大师,才恍然原来他们也是凡人,也会遇到我们生命中的那些烦恼与困惑。梁小民先生一直有一个“野心”:重写一部经济学史,设想这本书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只是一部非沅全的经济学进步史。为众多想了解经济学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窗口,如果大家喜欢,他会将之作为一个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学的历程》。
目录
经济不拓荒者
骗子经济学家
死于非命的经济学家
重农学派的中国情结
经济学家的人品与学问
哥白尼也是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的书与友
亚当·斯密留下的两个谜
被误解的马尔萨斯
商而优则学的李嘉图
西尼尔的另一面
重新认识萨伊
神童穆勒
经济不幽默大师
小经济学家的大贡献
李斯特为什么自杀
先行者的悲凉
父子经济学家
逼出来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界的“伯乐”
剑桥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
平民的代言人
放荡不羁的经济学家
进入经济学界的法学家
早逝的天才
预言家米塞斯
计划经济改革的先驱者
书斋中的经济学家
长寿的经济学家
热衷从政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的婚恋与事业
反法西斯的经济学家
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者
大经济学家的小错误
……
前言
序言 写这本书的直接起因是2001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吴文尚先生约我为该报开一个专栏。我考虑之后为他们开了 “闲话经济学家”, 写点经济学家的轶事、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点经济学知识。这个专栏陆续刊登了三十多篇这类文章, 以后该报改版,这个专栏也就没了。 但写这本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传统的经济学说史不满。在我看来, 写经济学史的人不知内心如何想的,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判官的模样。他们手持阶级斗争的大棒, 对历史上每个经济学家都进行严格的审判。一本经济学史往往成了一本对历史上经济学家的缺席判决书。这也难怪, 因为在他们看来, 一部经济学史就是由庸俗到再庸俗,进一步庸俗直到现代庸俗的历史。一顶为 “资本主义辩护”, “为资本家张目” 的帽子足以轻而易举地否定他们的一切成果。直至今天,这种作风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就内容而言, 大大小小, 长长短短的经济学说史都是卢森贝那本 《政治经济学史》 的翻版或变种, 了无新意。简单的介绍加详尽的批判似乎成了不变的模式。苏联解体了, 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了, 却见不到经济学说史研究的根本变化。这又是意识形态落后于现实?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又把推动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说成 “资本主义辩护士”加以批判,这似乎没有与时俱进。就文风而言, 八股味实足,读起来味同嚼蜡, 真难以读下去。我曾把对传统经济学史的看法写成一篇长文《传统经济学史的反思》 收入《我说》 一书中(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出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读。 这种认识使我产生了一个“野心”: 重写一部经济学史,题目想叫 《经济学的历程》。我设想这本书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学家, 不敢说为他们翻案, 无非是讲点自己的看法。文风上要力求趣味性和知识性, 以讲故事的方法、风趣的语言来表达, 同时配以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当我准备动手时,发现这个野心实在太大了,仅仅把重要的著作读一遍就需要很多时间,更别说读其他书和收集资料了。 以我一人之力,今生能否实现这个野心连我自己也没把握。于是就先把这个野心放下去做点急功近利的事了。我毕竟也是一个俗人。 退休了,种种繁琐的事务摆脱了,我称之解放为“自由人”。有了点闲时间, 就读点书, 写点东西。 于是就把 “闲话经济学家”接着写下去了。适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路卫军先生和杨晓芳女士来约稿,就有了这本《话经济学人》。之所以不用 “闲话经济学家” 改为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本书的姊妹花是《读经济学书》,求其对称。 写这本书是为了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一点经济学史。这本书还不是一个体系,也并不完整,只是选了不同时代的一些经济学家,有些是知名的,也有些名气不大的,还有一些是我有兴趣的。这本书并不是经济学家的“正传”,我对那些按规范介绍经济学家,读了什么学位,经历如何,著作是什么,有什么思想,得过什么奖的程序化写法没有兴趣。这类传记有资料价值,应该写,但难以让一般读者读下去。我力求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以经济学家的某件轶事,某个故事,或某个特点为中心来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读着好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