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图说世界名人》编委会
页数:122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93196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 在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富兰克林伟大的影响力,源于他对科学、文学、经济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源于他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缔造了美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向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伟大与崇高,皆源于平凡中不懈的追求。
本书特色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 在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富兰克林伟大的影响力,源于他对科学、文学、经济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源于他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缔造了美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向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伟大与崇高,皆源于平凡中不懈的追求。
目录
爱学习的小印刷工
愤然离家
落户费城
流浪伦敦
合伙办厂
自立门户
组织“共读社”
夹缝中求发展
《穷理查历书》大获成功
步入婚姻殿堂
科学巨人
多学科涉猎
发明避雷针
赴英请愿
针锋相对战业主
军民领袖
答辩会舌战群雄
心系北美殖民地
北美殖民地权益守护人
“赫金森信札”事件
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
晚年生活
美利坚独立的拓荒者
出使法国
就任州长
催生宪法
巨星陨落
节选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儿时起小富兰克林就对航海有一种痴迷。每有闲暇,他便和邻近的孩子们到水边去,很早就学会了游泳和划船。孩子们一同划小船玩耍时,常常让他指挥,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是如此。他总是孩子中的头儿。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中小富兰克林的职业问题一直困扰着父亲约赛亚。本来,小富兰克林的一个学习皂烛行业的哥哥结婚成家,离开了父亲,移居到罗德艾兰去了,父亲有意让小富兰克林继承自己的行当,但小富兰克林喜欢航海的志向又使父亲不敢过于专断,唯恐这个儿子不安心于本行而一事无成。于是,两年中,他常带着小儿子出去,到细木匠、泥瓦匠、镟工、铜匠铺去串门,看他们做活,还让儿子跟三哥的儿子萨穆尔学过一段制刀。这些经历使富兰克林对各种零活都能动手做一做,并在家里做一些小小的机械实验。 最后使约赛亚为小儿子择定行业的是儿子读书的嗜好。小富兰克林从小喜欢读书,辍学后,他仍抓紧空闲时间自学。他把父亲的大部分藏书都读了一遍,并把自己的一点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他买的第一部书是分做数册的《约翰‘班扬集》,其中的《天路历程》是他最喜欢读的一《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他还读过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的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笛福的《计划论》,科顿.马德的《为善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父亲终于决定让小儿子做一名印刷工匠。富兰克林虽然一直盼望着能去航海,但比起制作肥皂蜡烛,他毕竟更喜欢印刷业。因而,在抗拒了一段时间后,富兰克林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所当起了学徒工。 詹姆士并没有因为富兰克林是他的弟弟而给以特殊的照顾,他跟富兰克林签订了学徒合同。按照合同,小富兰克林学习印刷手艺直到2l岁,只有最后一年,才能得到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其余几年,只能得到免费的伙食、住宿和衣服。 在帮助哥哥詹姆士开展印刷业的同时,富兰克林依然没有荒疏自己的学习。 工作期间,富兰克林认识了几个书店的学徒和藏书爱好者,他常在晚间向人借书,彻夜阅读,第二天一早便送还,并且留心保持书的清洁,从不污损,因此,有书的人都乐于借书给他。他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期间,他曾尝试过写诗,还在哥哥的鼓励下写了两首诗:一首题为“灯塔的悲剧”,叙述一位名叫华萨雷的船长和他的两个女儿沉船遇难的真实故事;另一首是水手之歌,讲述的是海盗提奇(又叫黑胡子)就擒的事。詹姆士将这两首诗印了出来,叫弟弟去沿街兜售。结果,“灯塔的悲剧”销路很好。正当小富兰克林沾沾自喜的时候,他的父亲约赛亚却出来阻止他了。父亲对儿子的诗句十分不看好,并告诉儿子说,作诗的人一般都穷困潦倒。多年以后,富兰克林承认自己那两首诗的格调低下,若真的去写诗,一定会是个“十分拙劣的诗人”。不过,对富兰克林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散文写作也始于这时期,恰恰又大大得益于父亲的指点和鼓励。 富兰克林有一个朋友叫约翰·柯林斯。柯林斯是波士顿城内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富兰克林和他交往很密切。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有一次,两人对于妇女应否接受高深教育和妇女有否从事研究工作能力的问题辩论起来。柯林斯认为妇女天资低劣,不应受高深教育,也不能胜任研究工作。或许有几分是为了争辩而争辩,富兰克林则持相反的观点。到了分手的时候,柯林斯在辩论中占了上风,然而富兰克林认为柯林斯不是靠强有力的论据,而是以善辩、流畅的口才压倒了自己。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论点写在纸上,然后寄给柯林斯,以便在没有机会见面的随后几天中继续那场争论。柯林斯也用书面争辩来回答他。如此这般,双方都寄出了三四封信时,约赛亚无意中看到了儿子的信稿。他对孩子们争论的问题未加评论,只是借机谈起双方文章的体裁来。父亲告诉富兰克林,他的正确拼法和标点胜过了对方,在修辞和条理方面却相形见绌,并以文中几处论证当做实例。富兰克林信服了,决心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