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庄惠芬著
页数:238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99474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者多年来秉持着“融情于理,融情于智,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探索“站起来的儿童数学”教育。“站起来的儿童数学”是以“尊重儿童,为了儿童,成为儿童”为核心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种理想追求、一种实践形态,是对儿童教育、教学的价值探寻,是多年来对数学学科特质的独到发现。“站起来的儿童数学”努力培育一棵叫做“儿童数学”之树,她以数学的“真善美”为根,以“儿童创想”为核心,以“站起来的儿童数学学习”“站起来的儿童数学教学”“站起来的儿童数学课程”为三个主要枝干,激发儿童在创造性学习体验中“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以创想体验的实践为路径,把“学习情感、认知活动、素质发展与创造人格”结合起来,促进儿童数学品质形成的儿童教育新途径,并从一种教学追求发展为一种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庄惠芬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校长,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青年教师标兵,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期培养对象。多年来秉持“融情于理,融情于智,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践行“站起来的儿童数学”的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探索儿童数学教育前景。曾在全国30多个省份讲学100多场,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魅力数学课堂》等3部。江苏省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曾进行专访报道。
目录
第一节 认识儿童
第二节 什么是站起来的儿童数学
第三节 儿童数学如何站起来
第二章 追寻儿童站立的数学学科姿态
第一节 创想为核,与儿童共同追寻的学科姿态
第二节 呵护想象,创想敞亮儿童的数学世界
第三节 e度空间,儿童数字化创想学习
第三章 创生儿童数学课程资源
第一节 对儿童数学课程的理解与把握
第二节 儿童数学学习学段衔接
第四章 儿童数学的学与教
第一节 以学为起点
第二节 以思维为核心
第三节 以素养为旨归
第五章 挺起数学教师的脊梁
第一节 有效性数学对话教学中教师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重写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
第三节 不为彼岸只为海:“人民教育家”的成长情怀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丛书:站起来的儿童数学》: 第二节呵护想象,创想敞亮儿童的数学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创造者。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有些离奇,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世界,也是一个通向未来,有些憧憬,又有些不切实际的世界。但是正是因为这种难能可贵的好奇和幻想,这份敢想敢思的憧憬和创想,才能真正走进儿童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首先读懂儿童,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基础,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认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用心呵护儿童的纯真与好奇,儿童的想象与思考,儿童的探索与创造。 一、呵护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学数学可以从激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开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业当·里斯小时候就喜欢向他父母问东问西,常常都是一些数学问题,而庆幸的足父母觉得这是孩子好奇的天性,所以都一一耐心解答。里斯博士说:“数学于我而言很有用。” 每一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体,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一个孩子头脑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数学课堂总用既有的疗式,似乎按照数学学习的规律和程序教学,也似乎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教学,但是有没有想过孩子对这一切感兴趣吗?喜欢思考吗?愿意接受挑战吗?真的有这么多规律可循吗? 案例一:“面积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摸一摸课本的封面,看一看黑板的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摸一摸课 桌的面,看看教室的地面,你又想到什么? 生:黑板的面大,课桌的面小。 生:课桌的桌面小,教室的地面大。 师: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有表面,这些物体的面都有特定的大小,像这样物体 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把这些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 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你能举例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生:老师,我摸一摸头发,头发有面积吗? 得到他的启发,教室里一下子砸开了锅。 生:老师,圆的物体有面积吗?比如篮球有面积吗? 生:老师,水有面积吗?血液有面积吗? 生:平面图形有面积,立体图形有面积吗? “面积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从一维到二维空间观念飞跃的重要起始教学。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时,特别是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时,是要充分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从生活原型中抽象出数学,才能真正理解,从而解决问题的。从生活经验出发,于是孩子们对面积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什么是面积产生了好奇,关于面积的研究成为了大家研究的课题。大家围绕“曲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面积”“特殊物体的面积”等展开研究。每一个孩子都对物体的面积产生研究的需要,有的用剥橘子的方式验证篮球的面积,用剪易拉罐、拆牙膏盒等方式验证立体图形也有面积,发现一杯水有水面的面积,如果把很多头发放在一起形成一个面也有面积,不放在一起用放大镜可以看到一根头发也有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