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汤承林,张爱国,吉书朋
页数:256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611774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8章,讲解了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史、分类、特征和基本功能;合并了进程和作业的基础部分;阐述了存储管理的功能、文件管理的基本功能、设备管理的基本功能、接口管理的脱机用户接口、并发进程的相关知识、Linux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功能。
作者简介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学院专业课程带头人,精品课项目负责人。
目录
节选
《操作系统(第四版)》: 1.2.2 初级操作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计算机进入第二代(1955~1965)。不仅计算机速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存储容量大幅度增长。这给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先后出现了FORTRAN、ALGOL和COBOL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相应的编译程序。程序员用这些程序设计语言能很容易地编写程序。但是,如果对计算机的操作仍停留在人工操作方式上,那么仍要不断地装卸卡片或磁带,不仅花费时间,而且操作复杂,容易出错。于是迫切需要一种能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的调度程序。当时在美国的IBM360系列计算机系统和英国的1900系列计算机系统上都配置了这种程序,称为管理程序。 有了管理程序后,程序员不必亲自上机操作,而是由专业化的操作员代劳。操作员只需从控制台输入命令然后就由管理程序来识别和执行。这样,不仅操作速度快,而且当计算机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意外时,管理程序将输出信息向操作员报告,管理程序不仅协助操作员操纵计算机,而且还管理计算机的部分资源。例如,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管理程序将负责处理而不必用户费心。管理程序还对文件进行管理,用户可以按文件名而不是物理地址存取信息,这不仅方便灵活,而且安全可靠。 在此阶段,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数据处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时间浪费是主要问题,于是人们为计算机设计了批处理程序(Batch Program)并用此程序来管理用户提交的作业。批处理就是集中处理一批用户提交的作业。 这种批处理控制程序只是解决了作业间的自动转换,减少了时间浪费,尤其是CPU时间的浪费,但它还没有真正形成对作业的管理控制。如果一个用户的计算作业非常大,它将一直独占CPU,在它运行完毕之前,任何其他用户的作业都只有等待。因此,对批处理程序还需要改进,以适应越来越多的资源管理,从而形成了系统资源管理的概念。对这一时期采用批处理程序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批处理系统,早期的监管程序和这种批处理软件称为初级操作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