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车华
页数:234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70309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基础、规范与重点内容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并通过细化论点的方式,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内容的理论、价值、目标、原则、方法、内容、队伍、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起始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探究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源——理论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第二节 中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基——价值和目标
第一节 把握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范——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重(一)——内容
第一节 党的理论教育
第二节 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节 时代特征教育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重(二)——队伍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骨干队伍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管理队伍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之重(三)——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与创新
参考文献
节选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探析》: 康德把道德教育领域看成是自由的领域,力图摆脱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他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人类理性意识,强调道德思辨能力训练,他提供的实践理性方法是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自律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4.赫尔巴特——“五种道德观念”学说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个把教育科学化的教育学家。在道德教育方面,他认为,教育唯一的和全部的工作都可以归结于道德,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内心自由、完善、友善、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的完人,教学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首先,赫尔巴特以五种道德观念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实践哲学构成了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基础。他认为,“五种道德观念”构成人类的道德基础,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永恒真理,为此,其实践哲学的核心就是“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是道德要求的首要因素。个人内心的理性判断驾驭自身的意志和行为,避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内心欲望的摆布,达到个人意志、行为与理性的协调一致。如果个人不能实现自己内心的自由,就要依靠完善和友善的观念,和谐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矛盾。在与人起冲突时,个人应坚持公平正义的观念,克己守法,维持社会公平有序。 其次,观念心理学构成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的另一个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承袭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他把道德归结为“观念”,进而归结为知识。他认为教育领域中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对人内心的认知,于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在哥廷根大学研究期间,他确立了自己的观念心理学,把观念看成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