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骁著
页数:226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78108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骁著的《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阐述了清代《红楼梦》小说文本如何转化为图像的过程并着重于受众接受的视角,独立于文本之外的《红楼梦》图像世界的形成,着重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相互转化,希望重建两者“一体无分”的亲密关系。 本书旨在能够通过对其方法、材料与观点的批判,以丰富图像研究的视角,从而开拓对文本与图像关系的认识,亦可体现出本文价值所在。
本书特色
陈骁著的《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以清代《红 楼梦》的图像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图像与文本 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清代《红楼梦》的图像做了梳理 和概论;然后从《红楼梦》小说文本中两处对画的直 接描述起始,讨论图像对文本的再现;接着以顷间为 单位探讨图像是如何打破“凝固瞬间”的束缚来展现 故事的;最后以日常生活与清代《红楼梦》小说的视 觉化入手,考察历史大背景下清代《红楼梦》图像世 界的触发之缘,并单设一节故宫长春宫游廊壁画考。
文章阐述了小说文本如何转化为图像的过程并着重于 受众接受的视角,对受众而言,图像与文字最终都会 转变成为内心所领会的感受和意义,图像和文字的统 一就在于他们都是展现故事的一种能力。本书着重于 图像与文字相互之间的转化,希望重建起两者“一体 无分”的亲密关系。
目录
绪论 学术史回顾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清代《红楼梦》图像概论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的时间流绪
第二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的分类
第三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传播形态之流变
第二章 从文本到图像——清代《红楼梦》文本的图像再现
第一节 文本内部的图像——“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和大观园行乐图
第二节 插图对原典语言内容的取舍
第三节 重构文本与图像之再生性——双清仙馆本《红楼梦》绣像考
第四节 宝玉和黛玉的位置:小说绣像的排序问题
第三章 清代《红楼梦》图像“展现故事”的能力
第一节 叙事的顷间
第二节 连续图像的独立叙事
第三节 图像场景对小说意境的展现
第四章 独立的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清代《红楼梦》小说的视觉化
第二节 故宫长春宫游廊壁画考
第三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的脱胎与转化
结论
附录 清代《红楼梦》图像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清代《红楼梦》图像概论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的时间流绪
第二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的分类
第三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传播形态之流变
第二章 从文本到图像——清代《红楼梦》文本的图像再现
第一节 文本内部的图像——“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和大观园行乐图
第二节 插图对原典语言内容的取舍
第三节 重构文本与图像之再生性——双清仙馆本《红楼梦》绣像考
第四节 宝玉和黛玉的位置:小说绣像的排序问题
第三章 清代《红楼梦》图像“展现故事”的能力
第一节 叙事的顷间
第二节 连续图像的独立叙事
第三节 图像场景对小说意境的展现
第四章 独立的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清代《红楼梦》小说的视觉化
第二节 故宫长春宫游廊壁画考
第三节 清代《红楼梦》图像世界的脱胎与转化
结论
附录 清代《红楼梦》图像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