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快餐文学坊:桃李春风一杯酒

封面

作者:时小雨

页数:156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69438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快餐文学坊(第2辑):桃李春风一杯酒》主要内容包括板凳须坐十年冷,简洁的白描,桃李春风一杯酒,谒司马迁墓,我写小说的由来,末路穷途话国学,高考:三十年前,秦人的由来,市井之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念颠覆的时代,我眼中的诗歌,真实在酒中荡漾,濉溪荷花别样红,相识于二十年前,书生满纸辛酸泪,苍老的父亲,母亲站在那里,“江湖夜雨十年灯”,在沈从文墓前,“布衣作家”汪曾祺,饥饿状态过去式,石罅中的草,凄风苦雨走瑷珲,东北菜,驿外断桥边,怀念十二月党人。

目录

板凳须坐十年冷
简洁的白描
桃李春风一杯酒
谒司马迁墓
我写小说的由来
末路穷途话国学
高考:三十年前
秦人的由来
市井之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概念颠覆的时代
我眼中的诗歌
真实在酒中荡漾
濉溪荷花别样红
相识于二十年前
书生满纸辛酸泪
苍老的父亲
母亲站在那里
“江湖夜雨十年灯”
在沈从文墓前
“布衣作家”汪曾祺
饥饿状态过去式
石罅中的草
凄风苦雨走瑷珲
东北菜
驿外断桥边
怀念十二月党人

节选

  《快餐文学坊(第2辑):桃李春风一杯酒》:  2007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通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达4000余万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让我想起30年前参加高考的那一幕。  最早勾起我回忆的,是看见2007年6月7日央视午间新闻节目报道,称当天是全国统一高考的第一天,全国有将近1000万的考生(福建考生为30.9万)参加高考。报道还说到1977年的高考,全国的考生数是570万人(与“文革”前17年高考人数的总和相等),考后录取了27.3万人,录取率为4.8%,这在中国的高考史上——加上新中国成立前共五十五年的历史上——是录取率最低的一年,也就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比如“文革”前的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年是百分之二十几,最高的一年几乎百分之百都录取了。以至于有的年份全国高中应届毕业生比高考预计的录取学生数还要少。  专家说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是4.8%,就是相当于在二十一个考生中录取一个人。而我们福建省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是29.7比1,就是将近三十个考生才录取一个人,录取率显然又低于全国的水平。三十年后的2007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三十年前全国的报考人数极其接近,录取率竟然提高到50%以上,相当于录取比例高过2:1,就是两个考生中可以录取一个人以上。  由于几代人同时拥挤于一场考试,造成一个奇特的现象——1977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是三十七岁,最小的考生年龄才十三岁。所以入学后,一个班级的同学,年龄悬殊可为“父子”“母女”的不少。我考上大学时,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是三十岁,最小的同学是十八岁,我正好二十二岁。  1977年12月10日,我在闽北山区顺昌县插队劳动四年后,和福州一中高中同学丛远东一道,皆因母亲退休补员,结伴招工回到福州。才进家门未及喘气,父母就郑重其事找我谈话,要我马上回到县里参加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说心里话我是不情愿的。虽然,我本已在顺昌县报名参加高考了,由于正赶上母亲退休补员,我就没有任何犹豫,放弃高考回到福州,所以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哪知父母深知机不可失,要我珍惜。我便在没有任何复习时间的情况下,于12月14日晚与在福州复习功课的同学胡磐、冯殿一起坐了七个小时火车又回到才离开三天的顺昌县埔上公社。第二天认识考场、领取省里统一印发的准考证。我的准考证考号是1809-00165,没有照片,就是薄薄的一张不到巴掌大的纸。  1977年12月16日,我随福建省众多考生一同走进乡村陌生的考场: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政治。个人感觉还比较理想,特别是作文题目《读后感》,个人觉得不是很难。12月17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史地。数学是我的“软肋”,偏科严重的我从来恐惧数学,自然考不出好成绩。但是史地知识考试自己感觉还是过得去的,因为在知青队,数我嗜书如命,杂书看得多。四门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就坐上火车,一夜未眠,于次日黎明又返回福州家中。来不及补睡一觉就骑车赶往十站路远的国营福州面粉厂上班。真的是来去匆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快餐文学坊:桃李春风一杯酒》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