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术规范读本

封面

作者:杨玉圣,张保生 主编

页数:688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109116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术规范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有关学术规范问题的讨论,持续而热烈,百家争鸣,存异求同,成为跨世纪中国的一大学术文化景观。此一讨论以跨学科性、前沿性为其学术特色,以公益性、学术性、建设性为其基本诉求,影响广远。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就中国学术的有序积累、交流、发展与创新的内在推动力而言,学术规范应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

  从1988年陈平原先生发表《关于“学术语法”》、杨沐先生发表《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起,学术规范开始进入中国学界先知先觉者的问题论域。进入九十年代初,随着《学人》“学术史”主张的提出、《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的规范化与本土化”命题的讨论,学术规范成为许多中青年学人强烈关怀的公共学术话题。虽说始终存在着“对规范的疑虑”、“学术规范慎言‘化’”、“学术规范凭谁定”等异议与质疑,但大约以199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举办“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专题研讨会为标志,学术规范终于进入中国学界的主流学术话语系统。当然,争论依然存在,问题并未消解。也许正是为了应对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现象,2000年初《历史研究》等首都七家史学刊物公开发表《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2002年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4月又将下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这未尝不可以说是既往十余年来学术规范讨论的硕果。

  应该说,尽管依然存在某些顾虑或分歧,但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似乎已经不是要不要学术规范,而是要什么样的学术规范、如何把学术规范落到实处的迫切问题了。为此,在众多友人的支持下,我们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学术规范的讨论和研究再添一把火:

  其一,受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分社首席策划徐晖先生之邀,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联络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界师友,合作编纂一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术规范导论》。目前,本书的撰写工作已接近尾声,将于2004年6月份前后出版。

  其二,蒙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马小泉教授扶助,作为《学术规范导论》的姊妹篇,选编一部有关学术规范讨论的综合性文集——《学术规范读本》。

  学术规范的讨论,历时久,跨度大,而且学者、文章众多,参差不齐。为此,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术规范读本》如下的选编原则:

  首先,从历时性的视角,选取学术规范讨论中的标志性作品。

  其次,注重跨学科性,兼顾学术规范的共通性追求与不同学科的个性张扬。

  再次,兼容并蓄,对各家不同观点一视同仁,求同存异,以利于学者能够在争鸣中相互借鉴,使读者能够在比较中进行思考。

  最后,对入选作品,除进行必要的技术性编辑加工外,其余均一仍其旧,以保持原汁原味。

作者简介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任学术批评网主持人,中国美术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理事。曾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在波士顿大学和堪萨斯大学访学。著有《学术批评丛稿》、《中国人的美国观》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关于“学术语法”

 学术史研究随想

 学术史研究与学术规范化

 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

 从规范化到本土化:张力与平衡

 方法论的规范化与研究对象的本土化

 学术规则:传统的自律到转型的他律

 规范化与专业化

 形式理性化只是必要条件和最低标准

 规范的张力和限度——关于学术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对学术规范化问题的一些哲学思考

 化解整体的社会科学观——“中国社会科学规范化”讨论的讨论

 超越规则

 对规范的疑虑——从90年代的学术转向谈起

 学术规范慎言“化”

 学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术规范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