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

封面

作者:韩吉绍

页数:25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11089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中外炼丹文献及相关资料,采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勾勒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化视角下炼丹术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重要图景。其研究并非单纯揭示中外炼丹术之交流,而是试图通过炼丹术这条交流纽带,考察古代中国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东南亚、欧洲等文明所发生的文化、科技、医学等交往情况,进而探寻这些交往所引起的文化效应。主要论题有四:一,关于中国炼丹术的起源,认为中国炼丹术一定程度上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中以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起到催化作用。二,关于炼丹术与中印文化交流,重点探讨了印度长年方在唐代的传播和道教炼丹术传入印度的情况,尤其是后者表明,古代中国并非被动地接受印度文化,也反向对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关于炼丹药物与外来文化,揭示出道教大量使用外来炼丹药物的历史,对七十余种异域药物进行了详细考释,并旁及中外交通史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四,关于西安何家村窖藏药物药具,将药物用途和药具功能结合起来整体审视,认为它们并非纯粹用于炼制金丹或医药,而是炼丹服石,进一步讲,它们实际上是唐代炼丹服石与外来文化结合之遗存。

本书特色

  韩吉绍编著的《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主 要勾勒了道教视角下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重 要图景,涉及古代中国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东南 亚等地区所发生的文化、科技和医药学等方面的相关 交流情况。主要论题包括:一,中国炼丹术的起源, 认为中国炼丹术一定程度上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起到催化作用。二,炼丹术 与中印文化交流,重点探讨了印度长年方在唐代的传 播和道教炼丹术传入印度的情况,后者表明,古代中 国并非被动地接受印度文化,反过来也对印度文化产 生了重要影响。三,炼丹药物与外来文化,揭示出道 教炼丹术大量使用外来药物的历史,对七十余种异域 药物进行了详细考释,并旁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几个 重要问题。四,西安何家村窖藏唐代药物药具,将药 物用途和药具功能结合起来整体审视,发现它们并非 纯粹用于炼制金丹或医药,而是炼丹服石,它们实际 上是唐代炼丹服石与外来文化结合的生动写照。

目录

导言:探寻被遗忘的中外文化交流纽带第一章  中国炼丹术的起源与外来文化  第一节  西汉炼丹术的本质    一  早期文献所记西汉炼丹术    二  西汉造伪金活动非炼丹术    三  马王堆女尸生前未服食金丹    四  还丹理论的出现    五  晚出文献所记早期炼丹术    结论:从服食、黄冶到炼丹  第二节  西汉炼丹术的渊源    一  灶神信仰    二  丹砂与水银    三  黄金与不朽  第三节  早期丹法传授仪中的黄金崇拜    一  传授仪的种类    二  与先秦盟誓仪的关系    三  作为信物的金鱼与金人  第四节  从印度苏摩和黄金到中国炼丹术第二章  炼丹术与中印文化交流  第一节  印度的长生术与炼丹术    一  早期的长生术和炼金术    二  阿输吠陀长年方    三  炼丹术的形成和繁荣  第二节  印度长年方在唐代的传播    一  传入背景    二  传播过程及特点    三  足迹与影响  第三节  唐前佛教与道教神仙方术  第四节  道教炼丹术传人印度考论    一  关于印度炼丹术的起源    二  道教炼丹术传入印度的途径    三  唐译密典所见印度炼丹术的道教影响    四  藏梵文献所见印度炼丹术的道教来源  第五节  唐宋炼丹术中的印度文化痕迹第三章  道教炼丹药物与外来文化  第一节  外来金石药概说  第二节  外来金石药考释    丹砂    石硫黄    矾石(黄矾、(石每)矾、鸡屎矾、金线矾、白矾、绿矾、绛矾、期矾、紫矾、昆仑矾/黑矾)    硝石    雄黄    雌黄    石脑    不灰木    石盐    赤盐    黑盐    黄盐    绿盐    绿青、扁青    □石    黄花石    炉甘石、脱梯牙    密陀僧    波斯铅    滑石    硇砂    硼砂、天明砂    无名异    瑟瑟、玛瑙、琉璃、玻璃    玉    金    金精    悉恪脂    铜    甜黄    附:丹经中的“波斯”  第三节  外来草木药概说与考释    胡桐律    紫矿、麒麟竭    庵摩勒(余甘子)、诃梨勒    阿魏    荜茇    荜澄茄    胡椒    琥珀    鹤虱    香料(青木香、沉香、鸡舌香、薰陆香、乳香、苏合香、安息香、    龙脑香、降真香)    双夫草(芙蔓、紫琼)    玉展春(山斛、江春)    还椿(哲芝)    稍红(穿崖布、紫天天、武容朱芝)    同变春(昆仑葵、紫堦)    金镜寒(人芝)    青天心(白微、单蒿)    凤凰窠(山竹、负雪容)    赤萝藤(赤蕦草、地心)    白莺相(三叶草、紫余)    石紫蔓(努头草)    附:酥    白蜡第四章  唐代炼丹服石与外来文化融合之遗存——西安何家村窑藏药物药具再探讨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问题  第二节  唐代炼丹服石概述  第三节  药物的分类、用途和种类  第四节  药具的种类和功能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