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尹崇玉等著
页数:26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4472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是一部基础地质研究论著,可供从事地质调查、地层古生物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特色
《中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中国晚新元古代生物记录与南、北方地层对比》以及续作专题《中国及邻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伊迪卡拉(震旦)纪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通过对我国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东、南缘典型的新元古代地层剖面进行以生物地层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年代地层划分和同位素年代年代地层学等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划分》系统阐述了中国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年代地层划分和南、北地层对比。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言1
1.1地理位置与地质背景2
1.2研究历史与立项依据3
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6
1.3.1研究方法7
1.3.2技术路线7
1.4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9
1.4.1新资料和新发现9
1.4.2新认识13
第2章扬子块体新元古代地层分布与区域地层特征16
2.1新元古代地层划分16
2.2区域地层特征18
2.2.1青白口系18
2.2.2南华系19
2.2.3震旦系21
2.3主要研究剖面描述25
第3章华北块体新元古代地层分布与区域地层特征48
3.1华北分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特征48
3.1.1地层划分沿革与研究现状48
3.1.2蓟县剖面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0
3.1.3北京周边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1
3.2北秦岭(华北块体南缘)新元古代地层特征53
3.2.1地层划分沿革与研究现状53
3.2.2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6
3.3胶辽徐淮分区新元古代地层特征63
3.3.1辽东-吉南地区63
3.3.2徐淮地区76
第4章新元古代的宏体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序列85
4.1华北东部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87
4.1.1华北东部地区青白口系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89
4.1.2华北东部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91
4.1.3华北东部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97
4.2华南的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99
4.2.1华南震旦纪陡山沱期宏体化石特征101
4.2.2华南震旦纪灯影峡期宏体化石特征106
4.2.3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114
4.3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及其地层意义116
第5章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120
5.1微古植物研究历史概述120
5.2华北地区新元古代微古植物分布及特征121
5.2.1华北地区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特征121
5.2.2微古植物的生物地层序列123
5.3华南地区微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125
5.3.1陡山沱期微化石特征125
5.3.2灯影期微化石特征132
5.3.3震旦纪微化石生物地层序列133
5.4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的南、北方对比135
第6章化学地层资料及综合分析139
6.1碳、氧同位素及87sr/86sr值的研究及其变化特征139
6.2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变化特征164
第7章同位素年代学(shrimp定年)新资料180
7.1华北青白口系的底界年龄180
7.1.1下马岭组锆石年龄及时代归属180
7.1.2青白口系骆驼岭组(龙山组)锆石年龄186
7.1.3华北南缘新元古界底界年龄191
7.2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四十里长山组碎屑锆石年龄新资料196
7.2.1样品的地质背景196
7.2.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196
7.2.3讨论197
7.3南华系富禄组锆石shrimp年龄199
7.3.1采样地点及地质背景199
7.3.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199
7.3.3地质意义201
7.4震旦系陡山沱组锆石年龄新资料206
7.4.1样品的地质背景206
7.4.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209
7.4.3地质意义209
第8章中国晚新元古代南华系及震旦系的划分与对比214
8.1南华系nanhuan (nh,780~635ma)214
8.1.1中国北方的南华系216
8.1.2中国南方的南华系219
8.2震旦系sinian (z,635~542ma)220
8.2.1中国北方的震旦系222
8.2.2中国南方的震旦系223
8.3华南与华北晚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226
参考文献232
图版说明257
后记281″
前言
第1章绪言1
1.1地理位置与地质背景2
1.2研究历史与立项依据3
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6
1.3.1研究方法7
1.3.2技术路线7
1.4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9
1.4.1新资料和新发现9
1.4.2新认识13
第2章扬子块体新元古代地层分布与区域地层特征16
2.1新元古代地层划分16
2.2区域地层特征18
2.2.1青白口系18
2.2.2南华系19
2.2.3震旦系21
2.3主要研究剖面描述25
第3章华北块体新元古代地层分布与区域地层特征48
3.1华北分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特征48
3.1.1地层划分沿革与研究现状48
3.1.2蓟县剖面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0
3.1.3北京周边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1
3.2北秦岭(华北块体南缘)新元古代地层特征53
3.2.1地层划分沿革与研究现状53
3.2.2新元古代地层层序56
3.3胶辽徐淮分区新元古代地层特征63
3.3.1辽东-吉南地区63
3.3.2徐淮地区76
第4章新元古代的宏体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序列85
4.1华北东部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87
4.1.1华北东部地区青白口系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89
4.1.2华北东部地区震旦(埃迪卡拉)系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91
4.1.3华北东部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97
4.2华南的宏体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99
4.2.1华南震旦纪陡山沱期宏体化石特征101
4.2.2华南震旦纪灯影峡期宏体化石特征106
4.2.3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的生物地层序列114
4.3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及其地层意义116
第5章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120
5.1微古植物研究历史概述120
5.2华北地区新元古代微古植物分布及特征121
5.2.1华北地区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特征121
5.2.2微古植物的生物地层序列123
5.3华南地区微化石特征及地层分布125
5.3.1陡山沱期微化石特征125
5.3.2灯影期微化石特征132
5.3.3震旦纪微化石生物地层序列133
5.4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的南、北方对比135
第6章化学地层资料及综合分析139
6.1碳、氧同位素及87sr/86sr值的研究及其变化特征139
6.2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变化特征164
第7章同位素年代学(shrimp定年)新资料180
7.1华北青白口系的底界年龄180
7.1.1下马岭组锆石年龄及时代归属180
7.1.2青白口系骆驼岭组(龙山组)锆石年龄186
7.1.3华北南缘新元古界底界年龄191
7.2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四十里长山组碎屑锆石年龄新资料196
7.2.1样品的地质背景196
7.2.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196
7.2.3讨论197
7.3南华系富禄组锆石shrimp年龄199
7.3.1采样地点及地质背景199
7.3.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199
7.3.3地质意义201
7.4震旦系陡山沱组锆石年龄新资料206
7.4.1样品的地质背景206
7.4.2锆石特征及shrimp定年结果209
7.4.3地质意义209
第8章中国晚新元古代南华系及震旦系的划分与对比214
8.1南华系nanhuan (nh,780~635ma)214
8.1.1中国北方的南华系216
8.1.2中国南方的南华系219
8.2震旦系sinian (z,635~542ma)220
8.2.1中国北方的震旦系222
8.2.2中国南方的震旦系223
8.3华南与华北晚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226
参考文献232
图版说明257
后记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