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483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141209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材(上册)》为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材基础部分,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机动车驾驶教练员,教学准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计算机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交通工程学基础知识,安全行车知识,车辆运行材料,机动车基本构造,车辆维护与维修,环境保护与汽车节能减排,道路运输基本知识,现场救护专业知识。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材(上册)》可作为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机动车驾驶培训及其他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节 教练员职业概述
第二节 职业道德与道德修养
第三节 教练员职业守则与行为规范
第二章 教学准备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在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教学设计
第三节 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
第三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第一节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
第二节 机动车登记制度
第三节 交通信号
第四节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五节 交通事故处理
第六节 法律责任
第四章 计算机技术应甩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节 Office应用软件的使用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四节 计算机远程教育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
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四节 汽车模拟驾驶训练技术
第六章 交通工程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交通工程学概述
第二节 交通特性
第三节 交通心理学
第七章 安全行车知识
第一节 交通风险意识
第二节 交通安全意识
第三节 文明交通
第四节 安全驾驶
第五节 交通事故的预防
第六节 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响应
第七节 车辆消防知识
第八节 常用灭火器基本知识
第九节 行驶记录仪和车用导航系统
第十节 车辆保险基本知识
第八章 车辆运行材料
第一节 车辆运行材料
第二节 汽车用润滑材料
第三节 汽车常用工作液
第四节 汽车轮胎
第九章 机动车基本构造
第一节 汽车发动机
第二节 汽车底盘
第三节 汽车车身
第四节 汽车电气设备
第五节 摩托车总体构造
第十章 车辆维护与维修
第一节 车辆维护
第二节 汽车常见故障维修
第三节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
第四节 汽车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汽车节能减排
第一节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第二节 汽车排放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汽车环保技术应用
第四节 汽车节能减排与驾驶技术
第十二章 道路运输基本知识
第一节 道路运输法规相关知识
第二节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
第三节 道路货物运输
第四节 普通货物运输
第五节 特种货物运输
第六节 道路旅客运输
第七节 国际道路运输
第八节 外商投资道路运输
第十三章 现场救护专业知识
第一节 现场救护基本知识
第二节 心肺复苏操作练习及体外除颤器的应用
第三节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第四节 人工呼吸
第五节 创伤救护技术
参考文献
节选
《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教材(上册)》: (1)意志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从事驾驶活动的过程中,为达到安全的目的,驾驶员应克服干扰,正确处理路面情况,冷静应对复杂的交通矛盾冲突。意志可以对意识进行调节,具体表现为有能力去实现有目的活动和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人的意志是在完成预先拟定目的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时通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为了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就需要完成拟定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决断且果断地实施。比如,是加速还是减速,是超车还是让车,是避让还是停车等,这些过程中都包含着驾驶员意志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到安全行车。 ①自觉性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自觉性是影响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表现在行车过程中具有正确和明确的目的。作为一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其正确和明确的目的就是要安全驾驶、顺利完成行车任务。在这样的目的指引下,驾驶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自觉地拒绝影响行车安全的心理和行为,独立思维和判断,不受他人的负面影响。在行车过程中,始终指向自己的行车过程和目标,对行车环境具有主动的识别和辨别能力,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对于行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不需要别人的提示,能自觉主动地去发现和解决,其有清晰的头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觉分析、冷静思考,找到处理的办法,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和暗示。 ②果断性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由于道路交通环境的复杂性,难免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比如在行驶时遇到行人横穿马路,超车时遇到前方有车相向行驶,行车时出现故障,驾驶员突遭身体不适、遭遇车祸等。果断性对于这些紧急、重大事件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在行车过程中,有些事故的发生是有先兆的,能否在事故发生前的一刹那,自觉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与操作者的意志关系很大。所谓“车行千里,出事几米”,如果能在情况紧急时,保持冷静,根据当时的情形独立做出判断,快速果断地进行决策,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相反,则可能会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果断性反映了驾驶员作决定的速度和行为反应的敏捷性,但迅速决断不意味着草率决定、轻举妄动,比如有的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深思熟虑,只根据自己获取的一小部分信息就做出判断,没有整合多渠道的信息就采取行动,在采取具体的驾驶操作时也不细心,莽撞行事,动作该大的时候不大,该小的时候不小,由此导致严重的后果。 ③自制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安全行车需要驾驶员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因此驾驶员必须合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和驾驶环境都存在很多影响人情绪的不利因素,比如驾驶员在行车之前遇到了烦闷、痛苦的事情,又如车出现故障或者行车环境异常复杂甚至恶劣使得驾驶员产生急躁、紧张、恐慌的情绪,长时间驾驶产生的枯燥乏味情绪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善于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对行车的影响,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理智的思维和行动去应对,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 (2)驾驶员良好意志的培养 驾驶员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和在危险情况下争取化险为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发展而成的,而是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培养和锻炼驾驶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形成自觉坚定的意志行动,克服困难,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端正驾驶动机和目的。 驾驶员对意志行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是交通安全的关键。驾驶员有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驾驶员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目的和方向,对社会意义存在模糊观念,就不能正确认识交通安全与完成任务的关系,不能自觉地克服困难,从而造成工作的盲目性,成为不良意志品质形成的动因。因此,要培养驾驶员意志的坚定性,只有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遵章守法教育以及人生观教育,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使其端正动机,明确自身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以便自觉地克服困难,做到安全行车。驾驶员的驾驶动机越正确,目标追求得越高尚、越远大,行动也就越自觉,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②积极培养对驾驶工作的情感。 驾驶员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其情绪状态直接影响行为效果。高尚的情感能够成为意志的动力,而消极情绪如苦闷、厌倦、恐惧等则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因此,要培养意志坚强的驾驶员,要积极地培养他们热爱驾驶工作的情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情绪调控,使其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自觉地调节和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③在实践中加强意志磨炼。 意志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意志明显地表现在克服困难的斗争过程中,尤其是完成艰巨的任务,更能锻炼和磨炼意志。驾驶车辆的过程,是意志行动的过程,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在驾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驾驶员必须自觉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加强自我磨炼,在驾驶实践中从严要求,持之以恒,加强意志磨炼,这样才有利于其自身意志坚忍性和顽强性的培养,才能抵御不符合安全行车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诱惑和干扰,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锲而不舍地把交通安全贯彻到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