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设计素描

封面

作者:史晓楠

页数:113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70324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学习的基础,该课程主要讲授设计素描基础理论以及构图、比例、透视、形体、结构、节奏韵律等素描造型的基本方法。本教材注重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相关课程相联系,基础素描表现与设计思路启发相联系,既使学生了解客观物体的变化规律,掌握对比、和谐等常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全书共六章,主要内容为:素描概论、设计素描的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与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设计素描的基本练习、设计素描作品赏析。  《设计素描/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设计者和素描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史晓楠,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基础教研室教师,教授设计素描、设计构成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并发表有多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素描概论
第一节素描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一、素描是什么
二、素描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素描的分类
一、结构素描
二、光影素描
三、表现素描
四、设计素描
第三节设计素描
一、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关系
二、设计素描的起源
三、设计素描的特点与作用
四、如何学好设计素描
第二章设计素描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结构与体积
第二节空间与透视
一、空间
二、透视
第三节线条与笔触
一、线条的表现力
二、怎样把握线条
第四节光线与明暗
第五节肌理与质感
一、肌理
二、质感
第三章形式美法则与设计素描
第一节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法则的内容
二、形式美法则的意义
第二节形式美法则在设计素描中的运用
一、设计构图
二、设计黑白灰
三、设计形的美感与动感
第四章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素描表现的历程
第二节具象与抽象
第三节再现与表现
第四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设计素描的基本练习
第一节结构素描的思考与训练
一、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二、结构素描的绘画方法
三、教学进程
第二节线条表现的思考与训练
第三节质感表现的思考与训练
一、观看
二、刻画
三、技法
第四节光影表现的思考与训练
一、对光影素描的基本研究
二、光影素描的基本画法
第五节创意联想的思考与训练
第六章设计素描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

节选

  (二)线条体现韵律  谈起线条的韵律就不能不提起我国的国画艺术。在这个艺术世界里,画家把思想与情绪寄托于线条的长短、粗细、虚实之中,抒发着画家的感性认识。这些线条无论方、圆、粗、细、干、湿、浓、淡,都体现着一定的节奏与韵律。  《八十七神仙卷》(图2—30)是一幅宗教人物画,画的是87位神仙列队行进的场面,画中人物体态婀娜,气质高贵,尤其在衣褶的用线上线条也非常讲究,细密均匀、笔意流畅,充满节奏美与韵律美。  再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2—31),画中的人体、衣带、云气和飞花以不同的动势和飞行速度形成了强烈的音乐感和舞蹈感,作者用圆润豪放、气脉连贯的线条生动地刻画出了飞翔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画中线条形态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强有弱,有刚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缓,有断有续,犹如一曲余音绕梁的美乐,令人回味无穷。  毕加索被誉为“现代主义艺术之父”,他的作品一直以线条的“节奏性”和线条的‘‘流动性’’著称。在《镜前的女人》(图2—32)这幅作品中,毕加索用粗野的线条来勾勒少女裸露的身体。虽然少女的轮廓线多是运用粗线条,但是也体现出了线条的粗与细的变化。在这幅作品中,少女颈部的线条比较细,而背部和腰部的曲线线条比较粗,正是线条由细到粗的变化,进而勾勒出的少女轮廓才更加优美动人,才使她的体态更加鲜明、突出。所以,线条的粗细变化能使画面表现的物象更加突出、鲜明,使画面有起有伏,更具生机与活力。《头像》《医学学生头像》,这两幅作品都是毕加索典型的雕塑作品,在作品中毕加索对其表现的形象进行了扭曲变形。在《头像》中,画面中用来勾勒脸部的线条多是用实线,而耳部、头发乃至颈部的部分都是混沌的,只是用虚线涂抹带过。正是线条的虚实结合,才使作品中人物的脸部在混沌的背景中得以凸现出来,使脸部成为画面的重点,从而使整幅画面有主有次,层次分明。在《医学学生头像》这幅作品中,脸部的轮廓线比较模糊,而突出了人物的眼部和耳部。正是这些平涂般的虚线与黑色的实线相结合的运用,才使画面有虚有实,从而凸现出画面强调的主要部分。在毕加索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创作的《自我陶醉的女人》中,女人的形象绝大部分是用曲线描绘的,但是背景却用了一些直线作为衬托,这样才使整幅画面有曲有直,进而增强了整幅画面的对比效果。此外,还有这~时期的《梦》《女主角》等作品都是将曲线与直线结合运用,使得画面整体既有线条的起伏,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些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映衬使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南宋梁楷的一幅《泼墨仙人图》,是一幅水墨大写意作品。在这幅画中画家用粗犷的线条表现仙人的衣褶,体现出了仙人宽广的胸襟,用细线勾画仙人的面部表情,细致生动。这种粗细结合富有韵律的线条将仙人大腹便便、憨态可掬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线条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韵律(图2—33)。  (三)线条传递精神  线条除了可以表达感情、体现韵律还可以传递精神,比如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中,线条就成为了传递精神与气度的载体。正是书法中的每一根线条所体现出的精神和气质,才形成整幅书法作品的气韵和风采。比如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张旭的作品(图2—34)。怀素的作品圆转飞动,空灵剔透,就像喝醉酒所写,变化莫测;张旭的作品用笔雄健豪放、激情勃发,甚至达到狂颠的程度:故素有“癜张醉素”之称。在书法的线条中曾提到过两个概念,一个是“形”,另一个是“势”。“形”是可见的,而“势”是不可见的,是一种感觉,它依附于形,但是在作用上“势”却大大超过了“形”。我国的书法艺术就特别讲究“形”与“势”:其中每一根线条的横平竖直本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在书法艺术中,不仅要考虑它的“形”更要考虑到它的“势”,也就是这个起笔与收笔的过程,正所谓“势,来不可止,去不可遏”。“势”有力地回转了线条的运动方向,从而使“形”更加稳固。这就是线条的精神性的完美体现。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设计素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