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怀疑论美学

封面

作者:颜翔林著

页数:54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01120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怀疑论美学》以怀疑论作为理性工具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投影现代美学予以狂飙突进式的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富有想象力的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的话语和建立逻辑结构,因此诞生独特的美学理论。它承接对于美的反思性提问,顺理成章地转向于艺术批判。它首先悬置西方的传统艺术论,鲜明提出“艺术即伪装”的概念,诠释艺术对于“真实”和“真理”的双重悬置。其次,以艺术与的二律背反的方式,叙述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野,对于艺术形式、艺术的死亡的美学关系进一步彰显。最后,怀疑论美学研究了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性命题并加以澄明,对于艺术的未来的命运给以关注和猜想。

作者简介

颜翔林,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兼任湖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8部,独立撰写《当代美学教程》教材1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120余篇论文。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本书特色

《怀疑论美学》以怀疑论作为理性工具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投影现代美学予以狂飙突进式的解构,凭借反思判断和富有想象力的诗意领悟,寻找到自我的话语和建立逻辑结构,因此诞生独特的美学理论。它承接对于美的反思性提问,顺理成章地转向于艺术批判。它首先悬置西方的传统艺术论,鲜明提出“艺术即伪装”的概念,诠释艺术对于“真实”和“真理”的双重悬置。其次,以艺术与的二律背反的方式,叙述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野,对于艺术形式、艺术的死亡的美学关系进一步彰显。最后,怀疑论美学研究了与艺术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性命题并加以澄明,对于艺术的未来的命运给以关注和猜想。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怀疑论美学的独白 3

第一节从”沉默”开始3

第二节非法性和合理性8

第三节否定虚假的美学意识14

第四节悬置前提的灰色理论22

第五节怀疑论美学的基本方法30

第二章西方怀疑论的精神历程 55

第一节柏拉图的”洞穴之影”55

第二节皮罗主义的孤独之路62

第三节古典哲学的”边缘”77

第四节怀疑论与现象学88

第三章怀疑论美学的可能性追问和逻辑选择 105

第一节可能性之追问105

第二节怀疑论美学的”偏离”116

第三节想象与智慧——美学的精神归宿123

第四节存疑与否定——美学的逻辑选择138

第四章怀疑论美学的解构性 152

第一节意义——现实性的消解152

第二节价值——逻各斯中心主义166

第三节神话与幻觉——真理批判181

第四节历史与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偶像204

第五章美即虚无 219

第一节敞开精神之可能性219

第二节主体的自由本质之隐喻230

第三节虚无作为精神的诗意生存方式239

第四节虚无作为精神的智慧生存方式245

第六章审美活动 251

第一节时间251

第二节空间265

第三节审美记忆281

第四节诗性主体293

第七章美与神话的相关性探究 312

第一节”神话”之追询312

第二节美——诗性神话338

第三节精神的永恒信仰349

第四节审美乌托邦361

第八章艺术即伪装 375

第一节对传统艺术论的悬搁375

第二节人类精神之伪装391

第三节”真实”与”真理”的缺席411

第四节形式与艺术424

第五节艺术与死亡437

第九章艺术批判 450

第一节艺术崇拜450

第二节艺术的非情感性467

第三节艺术创造478

第四节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489

第五节艺术批评与怀疑论500

第六节艺术的未来命运510

附录 521

主要参考文献521

主要人名、术语对照529

后记之一:面对青山 535

后记之二:重归岳麓 538

跋:琴溪 540

前言

前言

传统形而上学坚定地信奉哲学和美学的活动,主要依凭于逻辑思辨和感觉经验,并以知识形式和认识方法作为其主导性结构,因而削弱了想象与智慧应有的地位和合法权力.承载东西方传统哲学的怀疑论(Skepticism)的相关观念和方法,置身于当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以自我的沉默领悟和自由想象,笔者承接前人,提出怀疑论美学(Skeptic Aesthetics)的理论构想,旨在为当今中国的美学探究呈上一串孤寂的思想足迹.

怀疑论美学眷注于对东西方传统的美学理论予以存疑和否定,以提问(Question)的方式重新解答和诠释美与艺术的相关命题,以求寻觅到自我的话语,从而获得独白和对话的可能.怀疑论美学不满足于充当知识看守和学术鹦鹉的角色,而是以坚韧的思维努力和绝望的学术姿态,抗衡目前盛行的权威话语的压制,以哲学—美学一体化的思考,拓展一条通往充盈精神生机的荆棘之路.本论题的沉思与写作对美和艺术诸多问题进行互相关联的提问和回答,且”提问”的兴趣远远甚于”回答”.美和艺术没有设定一个彼岸世界的终点,它是一个精神无限可能性的敞开结构.因此,怀疑论美学悬搁了诸多问题,包括一些没有”意义”的虚假论题,以现象学”加括号”的存而不论的方式予以理性主义的冷漠对待.例如”艺术起源”和”艺术分类”问题.关于前者,阿多尔诺在《美学理论》中明确指出:”任何想把艺术的历史起源从本体论(Ontology)角度归入某种至高原则的企图,必然会在大量枝节问题迷失方向.”而对后者,克罗齐早就以其深邃的目光给予否定性解答.

怀疑论美学并非是单纯地依凭于主体的玄思和空想所虚构的美学体系,它的精神背景叠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血脉、庄子的诗性哲学、禅宗的美学智慧、西方古典的怀疑论观念和当代的现象学方法,诸种先贤和圣哲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人格都被攫取为自己的思想之树的阳光和养分.在这种充分汲取东西方哲学和美学的思想资源的背景下,怀疑论美学致力于自我的生命直觉和想象力的开启,以提问和存疑的反思智慧选择了一条具有发现性的精神路径.然而,主体意志所向往的彼岸和实际抵达的地点必然存在着距离,撰写过程中的思路也在不断地选择与修正,”提问”的本身也意味着诞生新的疑问之可能,美学之路的绵延没有一个预料的终极.因此,怀疑论美学能够作为美学山麓中一个呈现微渺”意义”的思想枝叶就足以令我聊以自慰和感到审美快乐了.

美学(Aesthetics)成为自己倾心向往的乌托邦境界和沉醉迷狂的女神,它赋予内心的诗意冲动和审美享受为语言所无法叙述,它融化为自我生命的机体.理论思维具有自律和自虐的双重倾向,然而它赋予精神的欣悦和苦涩为局外者所无法分享,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让我无悔无怨.

诚挚地感谢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诸位硕儒给予我的宝贵赐教和启思,促使此课题得以顺畅完成.这份学术情感将会作为个人历史上永久的记忆和珍藏.

颜翔林

于2001 年5 月13 日凌晨

2014 年11 月22 日晨曦中再审定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怀疑论美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