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生顺,黄学锦,曾德高编著
页数:2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15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收集处理全国、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大量统计资料基础上,对西部开发头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对西部开发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西部开发已经进入“以市场为主导,以培育西部地区自身’造血’为主,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的新阶段。为此,提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培育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演进理论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西部地区具备的各种条件,运用相关方法对未来西部地区可以培育的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进而分析了国家、西部各地区在促进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措施。
作者简介
彭生顺, 男,1965年生,四川开江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市宏观经济学会理事,重庆市信息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曾经就职于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工作。2002年进入重庆邮电大学工作至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3部(参与编著),先后获得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重庆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次,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2次。
黄学锦,女,1975年生,安徽桐城人,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0年7月到重庆邮电大学工作至今。硕士,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信息经济。近十年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
曾德高,男,1951年生,重庆永川人,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经济学学会原秘书长;重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特邀常务理事。入选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产业(信息)经济与区域(西部)经济。近年来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研究课题10项。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收集处理全国、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大量统计资料基础上,对西部开发头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对西部开发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西部开发已经进入“以市场为主导,以培育西部地区自身‘造血’为主,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的新阶段。为此,提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培育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演进理论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西部地区具备的各种条件,运用相关方法对未来西部地区可以培育的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进而分析了国家、西部各地区在促进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措施。
目录
第一篇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第一章 西部开发十年的成就与特征第一节 西部开发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一 西部开发的时代背景二 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第二节 西部开发十年主要成就一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二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就显著第三节 西部开发十年存在的问题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二 西部基础设施仍薄弱三 经济发展缺乏系统的产业支撑四 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五 资源消耗高,三废排放量大六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第二章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特征第一节 西部开发的推进历程一 计划阶段进程二 实施阶段进程第二节 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一 前10年西部开发为新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二 国家对西部地区新一轮战略部署推进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三 国家和西部“十二五”规划标志西部开发真正进入新阶段第三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环境特征一 国际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二 国内环境的机遇与挑战第四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一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内涵二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目标三 西部开发新阶段的任务第五节 实现西部开发新阶段目标任务的方式一 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二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三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四 承接中东部系统性产业转移五 发展优势产业为核心
第二篇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选择第三章 优势产业相关理论与新阶段的作用第一节 优势理论分析一 比较优势理论二 竞争优势理论三 后发优势理论四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后发优势的关系第二节 优势产业的界定及与其他类型产业的区别一 优势产业的基本概述二 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基础产业的区分第三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作用一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区内作用二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区际作用三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第四章 优势产业选择原则与方法第一节 优势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现状一 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二 优势产业的选择方法研究三 优势产业选择研究方法比较第二节 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一 产业独有原则二 产业规模原则三 产业专业化原则四 超前原则五 开放原则第三节 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一 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二 优势产业评价方法第五章 西部优势产业实证分析与新阶段的选择第一节 西部地区工业分析一 西部各省内工业优势产业实证分析二 西部区域内工业优势产业实证分析三 西部工业行业在全国的优势产业实证分析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业分析一 西部农业优势二 西部农作物三 西部畜牧业四 西部水产品第三节 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分析一 西部旅游业优势二 西部旅游收入三 西部各省市旅游业第四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选择一 西部开发新阶段对优势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二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选择依据三 西部开发新阶段优势产业的选择第三篇 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第六章 西部开发产业政策第一节 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一 产业政策的界定二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三 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国家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 国家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演变二 国家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特点分析第三节 西部各地区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二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三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四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能源、矿产政策五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六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第七章 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评价第一节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标准与程序一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标准二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程序第二节 促进西部工业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评价一 优势产业所属行业二 产业政策倾斜效应分析三 技术进步效应第三节 促进西部农业发展政策的效应评价一 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措施二 农业财政投入政策、价格政策效应分析第四节 促进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评价一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概述二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单因素效应分析第八章 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第一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政策选择思路和创新方向一 西部开发新阶段应注重政策的持续性与创新性二 西部开发新阶段政策选择思路和创新方向应突出产业政策三 西部开发新阶段应统筹规划,加强各项政策间的衔接和协调四 以法律形式明确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行之有效的政策五 建立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效机制第二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一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二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 以先进技术引领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四 以区域协作、协调保障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五 以特殊优惠政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六 推动内陆开放,以开放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第三节 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政策建议一 向优势产业倾斜的产业政策建议二 向优势产业倾斜的财政政策建议三 向优势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建议四 向优势产业倾斜的金融政策建议五 向优势产业用地倾斜的土地政策建议六 培育健全的优势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