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封面

作者:朱廷珺等著

页数:23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484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产业空间布局与转移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理论问题,如何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科学发展是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以探寻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旨,以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文献回顾→现实问题描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技术路径,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动力机制和效率。在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基础上,在微观层次构建异质性企业空间布局和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在考虑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不同动机基础上,形成“推拉”模型;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建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了西部地区省市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指数,并将其值划分为五个区间,通过对各地得分值的可视化处理(分省市区绘制彩图),选择综合指数最大的区间县(区)作为西部各省(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论证并提出了承接的重点行业;从动机、方式、约束条件等六个方面入手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本书特色

产业空间布局与转移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理论问题,如何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科学发展是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以探寻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旨,以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文献回顾→现实问题描述→理论框架构建→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技术路径,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动力机制和效率。在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基础上,在微观层次构建异质性企业空间布局和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在考虑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不同动机基础上,形成“推拉”模型;运用多因素分析法,建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了西部地区省市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指数,并将其值划分为五个区间,通过对各地得分值的可视化处理(分省市区绘制彩图),选择综合指数最大的区间县(区)作为西部各省(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论证并提出了承接的重点行业;从动机、方式、约束条件等六个方面入手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目录

导论
第一章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空间选择
 第二节企业迁移的倾向及城市分布:“双重”异质性视角下的多城市模型
 第三节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因素
 第四节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第五节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拉模型及动力耦合
第二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第三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解
 第四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价
 第一节承接产业转移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设计
 第二节我国东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选择
 第一节各省(区、市)产业承接力综合评价
 第二节各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选择
第五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选择
 第一节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模型
 第二节各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选择
 第三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设
第六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研判企业外迁动机与设计产业承接机制
 第二节关注产业转移动向与创新承接模式
 第三节评估承接能力与增强区位引力
 第四节  “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建设
第七章主要结论与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  表  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指数表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