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模式及优化策略

封面

作者:李保华著

页数:35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41560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科学理论——技术策略——工程实践三元论框架的指导下,本书从低碳交通、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其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并以郑州为例,对其低碳交通系统的构建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李保华,男,1980年9月28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籍贯河南扶沟人,本科(1999—2004)就读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原郑州工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2007)就读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8—2013)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7年参加工作,任教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工程经济系,城规与建筑教研室主任,城镇规划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主要方向是城市空间布局及城市交通。

本书特色

在科学理论——技术策略——工程实践三元论框架的指导下,本书从低碳交通、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其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并以郑州为例,对其低碳交通系统的构建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 本书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研究综述
  2.2 低碳交通相关的研究综述
  2.3 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综述
  2.4 低碳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典型案例
  2.5 本章小结
3 低碳城市交通理论探讨
  3.1 低碳城市交通系统性理论探讨
  3.2 低碳城市交通相关要素和城市相关要素关联性探讨
  3.3 城市交通系统和人体经络系统相似性分析
  3.4 构建低碳城市交通系统的途径
  3.5 各个层次城市空间对应的主导低碳交通类别
  3.6 低碳交通主导因素——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探讨
  3.7 低碳交通决定因素——城市公共交通探讨
  3.8 低碳交通支撑因素——城市街区慢行交通探讨
  3.9 本章小结
4 城市空间理论及效率评价模型探讨
  4.1 城市群空间理论探讨
  4.2 城市群空间能级评价模型
  4.3 城市空间理论探讨
  4.4 城市空间效率评价模型
  4.5 城市街区空间理论探讨
  4.6 城市街区空间效率评价模型
  4.7 本章小结
5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
  5.1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布局模式——城际相连
    模式探讨
  5.2 “城际相连”模式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3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公交便达
    模式探讨
  5.4 “公交便达”模式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5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街区空间布局模式——慢行友好
    模式探讨
  5.6 “慢行友好”模式引导下的城市街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7 本章小结
6 中原城市群及郑州市低碳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实践
  6.1 构建中原城市群“高效、快速、准时”的城际轨道交通体系
  6.2 构建郑州市区“通畅、便达、雅致”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6.3 构建郑州市街区“安全、宜人、方便”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引导郑州市空间布局优化实践
  7.1 “城际相连”模式引导郑州市域构建“整体协调、
    重点突出”的城镇群空间结构
  7.2 “公交便达”模式引导郑州市区构建“结构清晰、
    运营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
  7.3 “慢行友好”模式引导龙子湖商务内环区构建“步行友好,
    方便出行”的街区空间
  7.4 “慢行友好”模式引导郑大新区街区空间优化实践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
  8.4 研究的展望——从“功能性交通”走向“文化性交通”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模式及优化策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