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坚,陈奇佳著
页数:765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40427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夏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文化名人,一生交游广阔,涉猎方面极多,在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翻译、统战、外交、出版、收藏乃至隐蔽战线等领域都有很大成就。他的工作尤其对中国现代话剧及电影这两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结构性的影响。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夏衍一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传主的精神风骨与个性气质。本书并由此展现了近现代中国文艺和思想文化的某些基本面相。
作者简介
陈坚(1937—),男,江苏南通人,1960年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执教。曾担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述有《鲁迅文艺思想散论》(合著),《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百题》,《夏衍的生活和文学道路》,《夏衍的艺术世界》,《夏衍传》(合著),《20世纪中国话剧的文化阐释》(合著)及论文百多篇,主编《浙江现代文学百家》、《影评与剧论(夏衍著)》,《夏衍全集》编委。
陈奇佳(1970—),男,浙江温岭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曾先后就读于杭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著有《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诠释》、《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被围观的十字架: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学》、《日本动漫艺术概论》、《夏衍传》等;主编有《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偏好研究》、《卢卡奇论戏剧》、《文学与思想》、《左翼立场与悲剧文化》等。
本书特色
夏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文化名人,一生交游广阔,涉猎方面极多,在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翻译、统战、外交、出版、收藏乃至隐蔽战线等领域都有很大成就。他的工作尤其对中国现代话剧及电影这两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结构性的影响。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夏衍一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传主的精神风骨与个性气质。本书并由此展现了近现代中国文艺和思想文化的某些基本面相。
目录
第一章钱塘之子(1900—1920)
第一节时世·家世
第二节伴着涛声和潮汐的童年
第三节“甲工”时代
第二章樱花之国的求索(1920—1927)
第一节“顽张”和迷惘
第二节初涉政治漩流
第三节爱的漫游
第三章步入左翼文坛(1927—1930)
第一节绍敦电机公司
第二节翻译生涯
第三节衔命筹建左联
第四章为中国戏剧和电影开辟新路径(1930—1934)
第一节艺术剧社与左翼剧联
第二节从“东方旅社”事件到“九一八”事变
第三节“半路出家”
第四节影坛的“文化领导权”之争
第五章高擎文学救亡的火炬(1934—1937)
第一节大搜捕的日子
第二节重整旗鼓
第三节“两个口号”的论战
第四节告别“上海屋檐”
第六章《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1937—1942)
第一节羊城复刊
第二节漓江苦守(上)
第三节漓江苦守(下)
第四节港岛“避难”
第七章驰驱在雾都重庆(1942—1945)
第一节由桂入川
第二节剧运支柱
第三节时论高手
第四节心怀“芳草”
第八章朝着人民共和国的方向前进(1945—1949)
第一节“孤军作战”
第二节从南洋到香港
第三节迎接胜利
第九章风浪难平上海滩(1949—1955)
第一节文化接管
第二节“运交华盖”
第三节《武训传》风波
第四节潘汉年案
第十章书生做吏(1955—1966)
第一节部长本色是书生
第二节风暴将至
第三节“文革”前夜
第十一章“文革”岁月(1966—1977)
第一节“洗心革面”
第二节身陷囹圄
第三节乍暖还寒
第十二章自反而索,九死无悔(1978—1995)
第一节思想解放的前驱
第二节思想解放的斗士
第三节良知的选择
第四节最后光华
尾声魂归钱塘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常引书全、简称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