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乐之韵-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神研究

封面

作者:蔡晓璐著

页数:322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77033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蔡晓璐从中国文化中的“精神”为出发点,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韵”为切入点,以自己多年来艺术实践加理论研究的丰厚积淀为基础,阐述对中国音乐艺术的感悟。
“韵”是中国古典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具有极丰富的含义及其衍展性。“韵”往往与其他范畴相结合,形成了“神韵”、“音韵”、“声韵”等以“韵”为核心的古典音乐的美学追求,并在中国古典哲学“道”的统领下具有精神性的哲学内涵。笔者以中国古典音乐之“韵”作为选题,运用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哲学、美学、音乐学、文化理论等多维度研究,探索中国古典音乐之“韵”的多重含义,及其精神性内涵之于当代的意义。
“韵”的精神性内涵在当代艺术观念中的回归,使“韵”具有了时代特征,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创新性继承,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体现民族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蔡晓璐,女,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曾任武汉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教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博士后,主要从事音乐美学、艺术学、文化产业、产融结合等相关领域研究。
曾获国家文化部第一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民族器乐大赛优秀奖;湖北省文联、省音协“首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一等奖;湖北省教育厅颁发“优秀教师奖”;北京大学“董氏东方奖学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达世行奖学金”。参与多项国家部委课题,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随北大艺术团出访俄罗斯、德国、埃及、泰国、意大利等国家交流演出。

本书特色

蔡晓璐从中国文化中的“精神”为出发点,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韵”为切入点,以自己多年来艺术实践加理论研究的丰厚积淀为基础,阐述对中国音乐艺术的感悟。
“韵”是中国古典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具有极丰富的含义及其衍展性。“韵”往往与其他范畴相结合,形成了“神韵”、“音韵”、“声韵”等以“韵”为核心的古典音乐的美学追求,并在中国古典哲学“道”的统领下具有精神性的哲学内涵。笔者以中国古典音乐之“韵”作为选题,运用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哲学、美学、音乐学、文化理论等多维度研究,探索中国古典音乐之“韵”的多重含义,及其精神性内涵之于当代的意义。
“韵”的精神性内涵在当代艺术观念中的回归,使“韵”具有了时代特征,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创新性继承,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体现民族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导 论 1
第一单元
哲学渊源· 美学嬗变
第一章 释“ 韵” 17
第一节 释“韵”之义17
第二节 释“韵”之心 24
第二章 “言意之辨”之魏晋玄学与美学嬗变35
第一节 艺术精神之道家哲学渊源37
第二节 “ 言意之辨”的缘起与展开 45
第三节 “言意之辨”美学嬗变与“气韵生动”63
第三章 “天人乐和”之神韵艺境 76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终极思索77
第二节 “意境”的美学追求86
第三节 神韵乐化·得之弦外 98
第二单元
美学思想· 音乐形态
第四章 韵之美学思想流变117
第一节 魏晋风韵 117
第二节 唐人“韵外之致” 136
第三节 宋韵 153
第四节 明清情韵与神韵170
第五章 韵之音乐形态 185
第一节 琴韵虚实185
第二节 筝韵动象203
第三节 词乐韵和225
第四节 曲律韵和240
第三单元
音乐哲学· 艺术观念
第六章 诗化·敞开——“韵”之音乐哲学存在 261
第七章 消失·回归——“韵”作为艺术观念 281
第一节 “韵”的消失 281
第二节 “韵”的回归290
结 语297
参考文献299
致 谢 32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乐之韵-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神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