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数:545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08935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作为一本传承中医信息技术临床应用的著作,对传统中医学进行正本清源,重点探讨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阐述了作者数十年对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心得,抢救并发掘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涉及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作者博采旁搜了许多简单有效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搜集了民间中医信息技术的小方小术、良方妙术、奇技奇术,荟萃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之精华,真正展现了传统中医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书中收载了多种多样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对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书中对所探讨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以案说法,剖析医理,解疑释惑,立论新颖,弘扬中医而传承技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及较高的理论学术价值,适合中西医工作者及中西医爱好者学习运用。《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内容丰富翔实,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可供选择的传统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多种多样,是人们日常生活防病治病之首选,适合广大患者及老百姓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袁维萍,男,汉族,民间中医,中医信息技术专家,中医信息疗法专家,中医信息疗法学派开创者。1971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生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袁圩子,现为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早年跟随父亲学习民间中医技艺。1998年毕业于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系,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阳光村袁圩子,担任一位乡村医生,一直扎根在农村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服务于百姓大众。中医师袁维萍,系统研究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学术理论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理论造诣。中医师袁维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传承了中医信息技术,发展了中医信息疗法,创立了中医信息疗法学派,建立了分子中医学,开创了胃肠针灸疗法和人体五脏六腑针灸疗法,从而让人们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达到了分子信息的水平。
本书特色
袁维萍编著的《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作为一本传承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著作,对传统中医进行正本清源,进行大胆创新,颠覆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模式,从现代信息科学的角度探究传统中医学,让人们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达到了分子信息的水平。书中收录了多种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应用价值和学术理论研究价值,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工作者、读者及患者朋友临床应用。书中收录的多种中医信息技术方法,旨在传播中医信息技术及中医信息疗法,弘扬中医,传承技艺。从现代信息科学的角度考察传统中医,用现代信息科学的观念学习、认识、理解和传承中医,把传统中医学界定在“中医信息科学”的范畴上,并为传统中医学树立了一种全新的中医信息科学观,这就是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
目录
案例3:采用民间中医信息技术抢救急危重症五、信息技术是传统中医学的灵魂六、运用信息科学的手段打开传统中医学神秘之门
第四章 中医信息疗法一、中医信息疗法二、中医信息疗法的产生三、人体信息应激反应(一)信息应激的概念(二)信息应激原(三)信息应激反应四、信息应激具有致病性和治(制)病性(一)应激致病(二)应激治(制)病(三)中国语言里的中医文化,说明传统中医属于信息科学之内涵五、中医信息疗法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药(一)信息刺激肌体产生人体内药,让肌体表现出信息功能(二)人体内药的分类六、临床常用的中医信息技术方法(一)针灸方法(二)中医外治法(三)中医发汗、涌吐、泻下之法(四)中药内服法(五)中医扶阳疗法(六)人工损伤方法(七)心理学方法(八)气功疗法(九)现代医学的信息技术(十)信息应激技术七、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发展的共同归宿是信息技术(一)传统中医学属于“大数据医学”(二)采用“大数据”的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医学(三)采用DNA存储数据信息,开创分子信息医学时代(四)采用3D打印技术,开创中医3D针灸时代,3D打印分子生命(五)大数据医学让传统中医学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六)信息技术是中西医发展的共同归宿第五章 人体信息功能一、动植物神奇的信息功能案例1:生物具有神奇的信息控制功能,让美州王蝶大迁徙表现出神奇的信息潜能案例2:丢失小狗,利用自己的嗅觉信息本能,千里返家案例3:鸟类利用信息本能进行生存案例4:捕蝇草利用触觉信息的方法捕获苍蝇案例5:植物金合欢利用化学气味信息进行交流,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驱逐长颈鹿的啃食案例6:科学家采用分子信息方法防治蚊子叮咬案例7:考古人员打开千年不腐古尸,嗅气熏人,嗅味信息致病案例8:动物利用信息功能,进行预测未来案例9:科学家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明了“嗅癌机”和“嗅病机”,信息科学技术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发展的共同归宿二、人体信息系统三、从“心想事成”到“长生不死”的现代信息技术四、信息刺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同人体需要饮食营养物质一样重要,中药外治属于一种信息物联网技术案例1:看美女治病,作为一种心理方面的信息营养补偿,增进心身健康案例2:和谐的夫妻性生活,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方面的信息营养补给,促进心身健康案例3:人类社会生活信息刺激,是婴幼儿发育必须的信息营养素案例4: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营养补充疗法,中医外治信息是人体必须的一类信息营养素,中药外治属于信息物联网技术案例5: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物联网技术,中药外治是通过“中药信息芯片”的方式进行信息调控疾病五、信息是生命的主宰者,信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的调控功效六、中医学理论属于一类信息科学模型(一)中医脏象学说是指人体的一种信息功能1.中医脏象学说的概念2.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之区别3.中医脏象学说是指人体的一种信息功能4.从“心脏移植改变人性”重新思考中医的“心脏功能”,论中医学的人体信息功能案例1:移植“金属心脏”改变人的性情案例2:移植流氓的“心脏”之后,性情变为流氓案例3:老年人移植年轻人的心脏之后,让人变得年轻而返老还童案例4:采用换心术方法改变人的性情(二)中医学理论属于一类信息科学模型1.传统中医学的信息科学模型概念2.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研究传统中医第六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第七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诊疗应用第八章 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第九章 中医分子信息疗法与胃肠针灸术的临床应用第十章 中医发汗、涌吐、泻下攻邪信息应激疗法与五脏六腑针灸术的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