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

封面

作者:金大地等主编

页数:371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5023456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椎间盘成形重建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椎体成形技术、内镜治疗技术、激光技术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有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作者简介

金大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2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市,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现担任解放军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第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及关节外科学级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国脊柱疹髓杂志》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等职。主持2项国际合作研究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6项军队和广东省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目录

第一章 脊柱椎间关节的应用解剖 í
第一节 椎骨及其连结 í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í
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 í
三、脊柱的连结 í
第二节 椎间关节类型 í
一、关节突关节 í
二、椎间盘 í
三、其他类型 í
第三节 脊髓、神经通道 í
一、被膜和脊膜腔 í
二、脊髓的形态 í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í
四、脊神经根 í
五、脊髓的血供 í
第四节 血供与神经分布特点 í
一、概述 í
二、脊柱血管的局部变异 í
三、脊柱的静脉系统 í
四、脊柱的神经支配 í
第五节 脊柱附属结构 í
一、脊柱的肌肉 í
二、脊柱的筋膜 í
第二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 í
第一节 脊柱功能单位 í
第二节 脊柱运动学 í
一、颈椎运动学 í
二、胸椎运动学 í
三、腰椎运动学 í
第三节 脊柱的力学性能 í
一、椎体 í
二、椎间盘 í
三、椎弓根和关节突 í
四、韧带 í
五、肌肉 í
第四节 脊柱不稳定的生物力学 í
一、脊柱稳定性系统 í
二、脊柱不稳定的定义 í
三、脊柱不稳定的诊断 í
第五节 椎间盘切除对脊柱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 í
一、椎间盘切除后脊柱应力分布的变化 í
二、椎间盘切除对节段运动及刚度的影响 í
三、椎间盘切除对椎间盘内压力及高度的影响 í
第六节 脊柱融合术的生物力学 í
一、植骨材料 í
二、融合术的生物力学 í
三、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í
第三章 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评分 í
第一节 下腰痛的流行病学 í
一、下腰痛的发生率 í
二、下腰痛的基本原因 í
三、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 í
第二节 建立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的意义和现状 í
一、建立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的意义 í
二、临床疗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í
三、测量健康和功能状况的常用工具 í
四、关于疗效结果评估的研究 í
五、展望 í
第三节 常用的临床疗效评分方法 í
一、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í
二、Roland睲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 í
三、JOA下腰痛评分表 í
四、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 í
五、SF36和SF12健康调查评分表 í
六、Dallas疼痛问卷表 í
七、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 í
八、直观模拟量表 í
九、McGill疼痛问卷表 í
十、短式McGill疼痛问卷表 í
第四章 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 í
第一节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í
一、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í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í
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í
第二节 椎体增强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í
一、椎体增强剂的研究 í
二、椎体增强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í
第三节 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 í
一、椎体成形术基本概念和历史 í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第四节 经皮椎体成形术 í
一、术前准备和手术材料 í
二、手术方法 í
三、术后治疗 í
四、总结 í
第五节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í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二、手术方法 í
三、结果 í
四、生物力学研究 í
第五章 椎间盘退变的机制 í
第一节 椎间盘的营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í
一、椎间盘周围的血管分布 í
二、椎间盘的理化特性 í
三、椎间盘营养供应的途径和方式 í
四、影响椎间盘营养的因素 í
第二节 椎间盘退变及其机制 í
一、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化学变化 í
二、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学 í
三、椎间盘退变机制 í
第三节 椎间失稳致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í
一、材料与方法 í
二、结果 í
三、讨论 í
第四节 软骨终板退变及其修复的研究 í
一、软骨终板的形态与功能 í
二、软骨终板在增龄和退变进程中的变化 í
三、软骨终板在脊柱修复中的意义 í
第六章 椎间盘退变性疾患治疗技术概论 í
第一节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选择 í
一、椎间盘的基本结构和生理 í
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原因 í
三、重视椎间盘源性疼痛的问题 í
四、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选择 í
第二节 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微创治疗技术 í
一、经皮髓核溶解术 í
二、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í
三、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í
四、内镜下椎间盘手术 í
五、开展椎间盘退变疾患微创治疗的注意事项 í
附:经皮髓核化学溶解术 í
第七章 激光在椎间盘成形术中的应用 í
第一节 发展历史 í
第二节 技术方法 í
一、PLDD的原理 í
二、PLDD激光仪的选择 í
三、PLD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í
四、操作步骤 í
第三节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í
第四节 并发症 í
第八章 椎间盘髓核成形术 í
第一节 发展历史 í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一、适应证 í
二、禁忌证 í
第三节 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 í
一、工作原理 í
二、技术方法 í
三、注意事项 í
第四节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í
一、工作原理 í
二、IDET操作流程 í
三、注意事项 í
第五节 临床应用 í
一、临床疗效 í
二、并发症 í
三、体会 í
第九章 颈椎间盘疾患的微创治疗技术 í
第一节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 í
一、概况 í
二、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í
三、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的原理 í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五、手术器械 í
六、基本条件 í
七、术前准备 í
八、手术方法 í
九、注意事项 í
十、术后处理 í
十一、临床疗效 í
十二、并发症及处理 í
第二节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í
一、发展历史 í
二、手术器械 í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四、优点 í
五、操作技术 í
六、围手术期处理 í
七、并发症 í
八、临床效果评价 í
第十章 胸椎间盘疾患内镜下治疗技术 í
第一节 发展历史 í
第二节 胸腔镜下治疗技术 í
一、临床解剖 í
二、胸椎间盘病变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三、VATS手术的麻醉处理 í
四、VATS手术的操作技术 í
五、VATS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í
六、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操作技术 í
七、经皮内镜下手术操作技术 í
第三节 胸椎间盘突出症内镜下治疗 í
一、概述 í
二、VATS或EMI睼ATS手术髓核摘除术 í
三、胸椎间盘内镜下化学溶解术 í
四、胸椎间盘内镜下激光热凝术 í
五、胸椎间盘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í
六、胸椎间盘切除内镜下松解矫正胸椎侧后凸畸形 í
七、胸椎间盘间隙脓肿引流和活检 í
第十一章 腰椎间盘疾患内镜下治疗技术 í
第一节 后外侧途径椎间盘镜治疗技术 í
一、历史 í
二、解剖基础 í
三、后外侧盘内途径 í
四、后外侧经椎间孔途径 í
五、疗效及评价 í
第二节 腹腔镜下腰椎手术 í
一、适应证 í
二、手术方法 í
三、应用及临床疗效 í
四、并发症 í
五、评价 í
第三节 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í
一、脊柱后路内镜系统的组成 í
二、内镜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技巧与保养 í
三、MED手术的应用解剖学 í
四、MED的围手术期处理 í
五、MED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 í
六、MED的手术并发症及对策 í
七、后路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价 í
第十二章 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术 í
第一节 发展历史 í
一、研制人工全椎间盘的历史背景 í
二、人工全椎间盘的设计 í
三、人工全椎间盘的类型和生物力学 í
四、人工全椎间盘存在的问题 í
第二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 í
一、术前准备 í
二、术前检查 í
三、适应证 í
四、禁忌证 í
五、手术方法 í
六、术后处理 í
七、术后随访和评价 í
八、临床疗效 í
第三节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并发症 í
一、前路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í
二、植入技术并发症 í
三、假体有关的并发症 í
四、再手术 í
第四节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í
一、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í
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过程 í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í
四、临床疗效 í
五、并发症 í
六、总结 í
第十三章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 í
第一节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í
第二节 PDN人工髓核假体:设计与发展 í
一、简介 í
二、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í
三、假体的设计 í
四、机械力学测试 í
五、生物学测试 í
六、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演变 í
七、PDN睸OLO假体的研制 í
八、结论 í
第三节 人工髓核假体(PDN):概念和临床结果 í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í
二、PDN的设计及测试 í
三、PDN的应用及改进 í
四、临床结果 í
五、展望 í
第四节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PDN┆D○R*)置换术 í
一、PDN假体介绍 í
二、适应证 í
三、禁忌证 í
四、术前评估 í
五、PDN手术方法 í
六、术后处理 í
第五节 PDN术后随访和评价 í
第六节 PDN临床疗效 í
第七节 PDN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 í
第八节 人工髓核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 í
一、术后护理 í
二、康复护理 í
第十四章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术 í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 í
一、概述 í
二、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 í
第二节 临床研究 í
一、概述 í
二、资料与方法 í
三、结果 í
四、讨论 í
第三节 展望 í
第十五章 椎间盘退变疾患的基因治疗 í
第一节 基因治疗技术 í
一、基因治疗原理 í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 í
第二节 生长因子与椎间盘再生 í
一、内源性生长因子在椎间盘的表达 í
二、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的作用 í
第三节 椎间盘退变疾患基因治疗的研究 í
一、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方案 í
二、基因治疗的并发症 í
第四节 IGF1基因转染对退变椎间盘作用的在体研究 í
一、材料与方法 í
二、结果 í
三、讨论 í
第五节 展望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