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陪都重庆文化与文学考论

封面

作者:郝明工

页数:2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87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区域分化过程之中,无论是陪都重庆文学的战时拓展,还是重庆文学的现代运动,均在中国“西方”引导着区域文学发展的主流,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域文学研究。区域文学是区域文化的形象表征,以考察陪都文化的历史变迁为这一研究的前提,主要探讨抗战时期陪都重庆文学从地方文学转向区域文学的生成发展,以显现其多重文化蕴涵与总体区域风貌,进而探究二十世纪重庆文学最终趋向地域文学的运动轨迹,以揭示其从文本内涵到区域特征的文化偏至。由此,不仅为中国现代区域文学提供了具有参照性的研究典范,而且也有助于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从而突破现存研究范式以能够进行有效阐释。

作者简介

郝明工,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个人专著《陪都文化论》、《20世纪末中国大陆社群生态纪实与解读》、《从经学启蒙到文学启蒙——现代文学思潮的中国生成》、《中国现代小说生成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论》、《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精神生产》;合著《中国三峡文化史》、《重庆抗战文学论稿》、《20世纪重庆文学史》、《中国经济转型与文艺生产》、《中国经学史》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本书特色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区域分化过程之中,无论 是陪都重庆文学的战时拓展,还是重庆文学的现代运 动,均在中国“西方”引导着区域文学发展的主流, 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域文学研究。区域文学是区域文化 的形象表征,以考察陪都文化的历史变迁为这一研究 的前提,主要探讨抗战时期陪都重庆文学从地方文学 转向区域文学的生成发展,以显现其多重文化蕴涵与 总体区域风貌,进而探究二十世纪重庆文学最终趋向 地域文学的运动轨迹,郝明工编写的《陪都重庆文化 与文学考论》以揭示其从文本内涵到区域特征的文化 偏至。由此,不仅为中国现代区域文学提供了具有参 照性的研究典范,而且也有助于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 建构,从而突破现存研究范式以能够进行有效阐释。

目录

中国的“西方之光”(代序)
导言  区域的文化与区域的文学
  一 文化与文学的区域分化及类型
  二 中国的“西方”与文学的现代发展
第一章  陪都文化的空间绵延
  一 巴蜀文化的流变
  二 巴蜀文化的高地
  三 陪都文化的肇起
  四 陪都文化的建构
第二章  陪都重庆文学的战时拓展
  一 陪都重庆文学与“重庆形象”变迁
  二 陪都重庆文学的审美特征嬗变
  三 小说史诗的双重建构
  四 诗歌探索的多元趋向
  五 话剧创作的两极互动
  六 散文书写的个人姿态
  七 文学思潮的主义论辩
第三章  重庆文学的现代运动
  一 走向现代的文学
  二 拥抱抗战的文学
  三 立足政治的文学
  四 守望改革的文学
余论  七月作者群在陪都
  一 从《七月》到《希望》
  二 七月诗派——“我是初来的”
  三 路翎小说——“残酷的搏杀”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陪都重庆文化与文学考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