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志远编
页数:176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110711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明通俗的党政干部读本
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
形象生动的青少年读本
作者简介
林志远,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首届(2003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十二集纪录片《项南》总策划、总撰稿、总编导
相关资料
福建出版图书《项南的故事》 99个小故事再现改革先驱丰满形象。 人民网福州4月9日电(林长生)“要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1985年7月,项南任福建省委书记,他倡导思想解放和勇闯禁区的呼声言犹在耳,给福建乃至全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事迹依然在民间流传。
记者从福建人民出版社获悉,该社新近出版了《项南的故事》一书。该书从“行、食、俭、律、智、识、情”等方面收录了有关项南的99个小故事,从不同侧面勾勒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植根于黎民百姓之中的共产党员的生动形象。
“就像‘宋德福同志二三事’这类的文章一样,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最容易打动人。也是对这位改革元勋最好的纪念。”福建人民出版社编辑告诉记者,出版社走贴近大众的路线,用小故事来阐释大人物,能更好地让人真切体会到真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伟大人格。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位改革先驱的艰辛和荣耀。人们不会忘记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改革开放的贡献。
项南当年对国企大胆松绑放权,带领乡镇企业排除阻力往前冲,被誉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锋”。他冲破重重阻力,锐意革新,推行“包产到户”,坚决反击“经济特区就是旧租界”的论调。项南去世后,《人民日报》曾在2012年11月30日刊文《项南:不怕丢官的改革先锋》。2014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之《项南画传》。
项南简历
项南,原名项德崇,1918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文地村。其父项与年,是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
1930年,赴上海寻父。后在强恕园艺学校学习。毕业后回闽。
1937年,在福建省长乐县从事园艺和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任福建顺昌抗敌剧团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任福建省闽清县政府战时民众教育流动工作队队长。
1940年,到北平内迁的成达师范学院任教员。后到桂林临桂县苗圃任主任。
1941年,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由中共中央华中局分配到盐阜区委工作。
1942年,任阜东县政府秘书、中共阜东第九区区委书记。
1945年,任苏北第五专员公署建设处处长。
1947年,任苏北第十一专员公署财经处处长,中共江淮区委干校党委书记,中共滁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东南县委副书记兼东南支队政委。
1949年,任青年团皖北区工委书记。
1952年,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兼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1953年,任青年团华东工委第二书记。
1955年,任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1957年,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0年,任中阿友好人民公社副社长。
1961年,任八机部办公厅副主任。
1962年,任八机部农机局局长。
1967年,被八机部造反派隔离审查,关押批斗。
1968年,进“学习班”,接受“群众监督”,参加劳动改造。
1969年,下放至黑龙江依兰县八机部“五七”干校。
1970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长、农业机械局局长。
1971年至1975年,先后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农业机械局局长。
1977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9年,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80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员、常委、常务书记。
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
1985年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1989年,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
1997年1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
本书特色
本书从“行、食、俭、律、智、识、情”等方面收录了有关项南的99个小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侧面勾勒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植根于百姓之中的党的高级干部、改革元勋的生动形象。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传递社会正能量,让人真切体会到真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伟大人格,体会到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艰辛以及成绩的来之不易!“短,精,出彩,好读,便于流传”,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目录
目录
行
1 略施小计下八闽 / 3
2 方向盘 / 5
3 项部长骑单车上下班 / 7
4 不坐“奔驰” / 8
5 大卡车的“危险游戏” / 9
6 乘长途汽车回福州 / 10
7 坐手扶拖拉机进深山 / 11
8 两袖清风悄悄走 / 13
9 不用公车送客 / 16
10 “逃离”警车护送 / 18
11 “逃跑”闯秦巴 / 19
食
12 “打牙祭” / 23
13 咖啡充饥 / 24
14 菜勺子 / 25
15 四菜一汤 / 27
16 “杀猪先杀我” / 28
17 元宵丸子 / 29
18 地瓜宴 / 30
19 坐了个屁股墩 / 32
20 罢宴 / 33
21 一人出一半 / 35
22 残羮剩汁不浪费 / 37
23 饯行饭 / 39
24 家常菜宴客 / 40
25 追客请吃地瓜稀饭 / 41
26 意外“吃”请 / 44
俭
27 如厕用马粪纸 / 47
28 归整肥皂片 / 48
29 “时髦”的棉袄 / 49
30 安居陋室 / 51
31 塌陷的沙发 / 53
32 谢绝装修 / 54
33 改朝换“带” / 55
律
34 取消特供门市部 / 59
35 没有隐私 / 60
36 只准白看不准白要 / 62
37 按价付钱 / 64
38 不准打我的旗号 / 65
39 请盯着省委常委 / 66
40 我不是朋口的书记 / 67
41 项家的客人多 / 69
42 张惟求见受阻 / 71
43 退“润笔费” / 72
44 病中拒收营养品 / 73
45 杜鹃啼血 / 75
智
46 惊人的记忆力 / 79
47 说方言脱险 / 81
48 “听中央的” / 82
49 叫“乡镇企业” / 84
50 智修妈祖祖庙 / 86
51 妙答建机场 / 88
52 “我爱旅游,我更爱厦大” / 90
53 项南作报告 / 92
54 写小块文章 / 94
55 智出《胡文虎传》 / 95
56 落难中巧遇胡耀邦 / 97
57 一把伞改变小气候 / 99
58 给题个字 / 101
识
59 “松绑”放权 / 105
60 “有龙眼吃倒成了资本主义” / 107
61 家具要走出口的路子 / 109
62 项南灯 / 111
63 省委大院拆墙透绿 / 113
64 听专家的 / 114
65 “怎么由我来拍板?” / 116
66 敞开门来听批评 / 118
67 “你们跳你们的舞” / 119
68 修厕所 / 121
69 光头与植树 / 122
70 “你有什么权力判它死刑?” / 123
71 “解救”孙绍振 / 125
72 “顶住就是好汉” / 127
73 复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 129
74 为吴国海题字 / 131
75 深夜电话 / 133
76 为项与年传记取书名 / 135
77 绘制全国贫困地区地图 / 136
情
78 项南找项南 / 141
79 “爸爸,你来了!” / 143
80 爱,延续了一生 / 145
81 从不拒绝与任何人交谈 / 147
82 启蒙老师 / 149
83 母子情深 / 151
84 稿费助贫 / 153
85 “你认识我?” / 154
86 补发的工资被“借”走了 / 155
87 “我是来看张铭清的” / 156
88 替聂帅“还债” / 158
89 项南向南不向东 / 160
90 “这才是你真正的生命价值” / 161
91 还它暮鼓晨钟 / 163
92 炭火烧布鞋 / 164
93 狡黠地一笑 / 165
94 还没有掉膘 / 166
95 “项南好” / 167
96 生人如旧识 / 168
97 满街鞭炮迎项公 / 170
98 陈建霖长跪哭项公 / 172
99 紧挨闽王庙的项公纪念祠 / 174
后记 / 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