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承仁义
页数:28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21225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现代发展策论。它以作者家乡舜焦故里发展问题为评析对象,透过对该地区问题的解剖,抓住主要矛盾,探得因果脉络,找到了应对策略,描绘出一片光明前景,并通过举一反三的逻辑,瞄准整体发展的共性提出了三项倡议:在舜过山,建设一座五帝文化城,以发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古为今用;从家庭抓起,迈出普及高等教育的步伐,创建以三代人全员达到大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为标准的“知识家庭”活动,加速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形成;按照洋为中用的精神,沿十里舜河,在五帝文化城与古镇焦溪之间,建造一座现代化线性“舜焦锦廊智慧城”,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纽带。论述强调,此三项倡议,不仅适合舜焦地区,同时也有普遍意义。
本书特色
由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名誉会长(原会长,兼任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校友会北京分会会长)主审,并与南菁校友总会会长夏锡良分别作序,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荣誉主席(原主席,兼任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校友会北京分会名誉会长、顾问)题写书名的《中国梦·家乡梦》一书,是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校友会北京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承仁义编著的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发展策论”,放射出时代色彩,值得一读。
《中国梦·家乡梦》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主文一件、附文十二件。
“主文”说的是“家乡梦”的来龙去脉;“附文”则为“家乡梦”的核心部分——“三项倡议”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支持”,其中有历史资料、问题探索、决策建议、论证依据、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以及一些合作线索推介等。
所说的“家乡梦”,即是其“主文”《联合开发,共创舜焦故里政文农科工商生态区的辉煌》。因为作者自从1949年5月28日于南菁中学高一投笔从戎之后,一直远离故乡,奋斗在外,而在2012年回乡参加母校南菁中学130周年校庆时的“家乡行”中,发现“舜焦故里成了一片’发展洼地’”。于是,他在“负疚”与“救赎”双重心理的驱使下,集中两年时间埋头求索,进而提出了概括他一生见识、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三项倡议”,“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旋律不谋而合——都是基于两个一百年的思考与谋划” 。
作者将他的这一行动定性为“储著民间,投智故里”;其目标则是“个人定制,交流传播,开发智源,共创繁荣”。这,也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具有广泛性的“校友会”这种“社会平台”,可以上演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的时代话剧,让中国梦宽展其有如“垂天之云”的鹏鹰般双翼。
逐 梦 吟——题《中国梦·家乡梦》高歌问世 日出东方,群鹰翱翔;舜山放光,舜河流畅。
倡议三项,构绘万象;戮力同心,中华梦强。
目录
联合开发,共创舜焦故里政文农科工商生态区的辉煌
第一节 舜焦故里的古代圣迹
第二节 舜焦故里的文化积淀
第三节 舜焦故里的历史错位
第四节 “历史错位”与“一线”“一木”
第五节 时代机遇与“三项倡议”
第六节 常州精神与舜焦愿景
第七节 承氏民企创建之集锦
结束语
十二附件
十二附件之一“八二”还乡剪影
第一节 北京交大承仁义还乡宴请族人
第二节告慰
十二附件之二论五帝时代
十二附件之三舜焦故里的两则历史新闻纪实
第一则 澄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第二则 解放战争舜过山战斗遗迹
十二附件之四有关舜焦故里传承与发展的两则要闻报道
第一则 焦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第二则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附件之五孔子的老师——常州人文始祖季札
十二附件之六人以学为本国以教为本
十二附件之七默化初论
十二附件之八找准历史坐标缔造精彩人生
第一个忠告找准历史坐标
第二个忠告 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
第三个忠告 掌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学习理论
结束语
十二附件之九兴趣造就大师
十二附件之十现代学权主义的迷人光华,一种生命范式
第一节 生于劳碌人家
第二节 尖荷凸显异禀
第三节 学习渴求如火
第四节 三次维权成功
第五节 宗中大开眼界
第六节捷足扩权之路
第七节越洋留学宾大
第八节三次扩权胜利
十二附件之十一优学创新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现代学习定义
第三节现代学习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学习系统研究
第五节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
第六节 对当前大学生学习改革的建议
十二附件之十二线形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第一节何为线形城市?
第二节 保罗·索莱里
第三节 马岩松:中国首位建筑师当选2014全球青年领袖
第四节 人物介绍——马岩松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