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后现代与当代中国

封面

作者:景君学著

页数:266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90083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后现代理论的源头入手,在理性与意志、建构与解构、现代与后现代的碰撞中,展现后现代哲学对当代中国的深层次影响,并试图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维度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从而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特色民主政治进程中如何规避现代性弊病,提供理论论证和说明。

作者简介

景君学,1970年出生,甘肃陇西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现任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政治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从后现代理论的源头入手,在理性与意志、建构与解构、现代与后现代的碰撞中,展现后现代哲学对当代中国的深层次影响,并试图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维度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从而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特色民主政治进程中如何规避现代性弊病,提供理论论证和说明。

目录

第一编 后现代基础理论探究——被后现代遗弃的根的追寻

第一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后现代:未曾开始的开始

一、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

三、结语:不是开始的开始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一、巴塔耶的爱欲超越及异质耗费

二、勒维纳斯论他者

三、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

四、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语言学追问

五、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人

六、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二、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

三、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危机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及价值诉求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诉求

一、重写现代性:哈贝马斯批判后现代主义的启示

二、差异与和谐的共在与超越

第二编 批判理论对现代性的反思

第四章 重构之缘起:批判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现代非理性主义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

二、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三、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第五章 重构之前提:普遍语用学及交往理性

第一节 范式转换的西方语言学渊源

第二节 普遍语用学的构建

一、普遍语用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言语行为及其有效性基础

三、交往资质

第三节 交往理性

一、“理想的话语环境”

二、交往理性的构建

第六章 重构之手段:交往行为理论

第一节 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第二节 “系统生活世界”的理论架构

一、生活世界

二、系统及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

三、“交往范式”的语用学引入

第三节 交往行为的普遍语用学分析

一、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及其有效性的分析论证

二、交往行为的基础——普遍语用学

第七章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社会结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一、交往实践的主体及活动形式

二、交往实践的客体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第八章 重构社会结构之诠释

第一节 重构社会结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

第二节 重构社会结构之实质

第三节 对重构社会结构之反思

第四节 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交往理论倡导的对话和交流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第三编 后现代视域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第九章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展开全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后现代与当代中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