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李根厚著,吴赤潮译
页数:304
出版社: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89203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不要这么上岁数、如果我不惑之年 知道这些多好、人是靠什么生活、如果你站在人生新起跑线上当下就是人生的黄金期5部分, 主要包括: 你为什么感到失落、几度濒临生死关后所悟到的、既然感到孤单, 为什么不动起来等。
作者简介
李根厚,1935年生,毕业于庆北大学医学院。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也是精神科医生。半个世纪以来,他既治病救人,又教书育人。在他76岁那年,还以最高龄首席毕业于高丽大学网上学院文化学院文化学专业,在韩国传为美谈,成为老年人学习的榜样。对他的访谈,在韩国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他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连续17个月进入韩国图书月销售榜前十名,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关注。取经者趋之若鹜,争先恐后。
在学术成就和医疗创新上,李根厚先生第一个把韩国封闭式的精神病院改为了开放式,引进了“心理剧”集体心理治疗法,还创立了韩国精神治疗学会,为韩国精神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术界和媒体对李根厚先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工作和事业上,李根厚先生在尼泊尔从事了三十多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同时在光明保育院照料孤儿长达四十多年。退休后,他和夫人成立了家庭研究所,从事青少年性教育咨询、父母教育、家庭关系教育、老年生活教育等一系列公益性活动。义务奉献,使李根厚的人生充满了乐趣。
相关资料
★年轻人,请你读一读,就知道你现在怎样做才能到老时不后悔
中年人,也请读一读,你方能为将要到来的老龄阶段做好精神和物质的准备
老年人,更应该读了,这是写给你们的贴心话
——毕淑敏(作家、心理学家)
★你的人生“罗盘”在哪里?
这本书,就是关于人生“罗盘”的故事。先生的故事真挚地向我们提问:你的“罗盘”是什么?若能明确回答,我们对人生不会怀有惧意,面向未来就不会有茫然的不安感,而会有更多的回忆和享受。
——金鲜景(韩国畅销书《三十岁来不及领悟的故事》作者)
★李根厚先生善于解剖自己,用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影响和教育他人,这是心底无私;他用奋斗的经历和成就慰藉心灵,鼓舞和激励他人,这是以身作则。这部书适合各年龄段学习和借鉴,亦可作为精神礼品馈赠。值得一读,应该推荐。
——郭廓(著名诗人、作家、原济南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本书特色
《我至死追求生之乐趣》是韩国学者李根厚在七病缠身,度过多次死亡危机,参透人生后写下的心灵感悟,他用自己豁达丰富的经历向人们传授了上岁数的乐趣——开心、快乐、扬长避短、不后悔地度过人生中余下的每一分钟。它不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因为书中仿佛找不到说教之词,涉及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和老友相聚,和儿女共处,回忆几次死里逃生,不服老老有所为,它像是一位耄耋老人对着好奇的小孙子囔囔絮语;叙事者并不期望听众都能懂,中途离场也可以,他只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他叙事时目光温柔,慈祥,足以把人们好奇的心灵装满。
如何度过一生,没有标准答案,书中列出了李根厚老人实践过的种种参考答案。它不能让人照着做,但你可以去试试。在怀念家人的时候,在忧郁彷徨的时候,在忙忙碌碌陷入迷惘的时候,这位一生经历了太多风雨的老人希望你能停下来,想一想,听听内心的呼唤。
目录
chapter1
你为什么感到失落
几度濒临生死关后所悟到的
既然感到孤单,为什么不动起来?
我家三代同堂的秘诀
我首先教儿媳说“不”
要坦然与病相处
古稀之年进学堂更有乐趣
要敢于冒险才能赢得平安的人生
三十年后重逢的艾德蒙?希拉里教我的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要做就做到最好
我心中至今活着长不大的少年
chapter2
不要这么吃岁数
如果你害怕变老了
要趁早丢弃“老了就没用”的想法
决不要干涉子女的人生
比攒养老钱还要重要的
不要试图教训年轻人
今天过得不要像昨天
怎样和我的老龄相处
如果我笑了,老伴儿也报以一笑
为什么老人的耳朵很大?
不要辩解,要宽厚待己
chapter3
如果我不惑之年知道这些多好
你在嗟叹“人生不如意”吗?
父母能留给子女的最好的财产
如果了解自己,就不会与他人竞争
我为什么人生无憾
上岁数后,不要为琐事发火
要勤于休憩
老之将至,要提前规划老后人生/
如果你还没有与父母和解
如果你即将退休
对新婚夫妇的三个嘱托
chapter4
人是靠什么生活
结婚五十年后的告白
家训,为了各自和大家的幸福
我遇到的人,即是我的人生
抱了孙子、孙女后悟到的
我为什么劝人过花甲
要尽情享受“代沟”带来的乐趣
下决心写一年的日记吧
我为什么和孩子开关于痴呆的玩笑?
你离开时,想把什么留给你心爱的人?
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的方法
chapter5
如果你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
当下就是人生的黄金期
人生的黄金期就是现在
无论什么事,如果你想做成
不要自诩懂人生
不要因为忙而忽略了兴趣
在我的余生,老伴儿是我最珍重的人
先写好遗嘱,人生会有改观
我不买私家车和手机的理由
我从事二十五年的医疗援助所知道的
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朴婉绪先生的去世带来的教训
为什么要充实地活在今天?
执笔者的话
(跋)你想怎样“上岁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