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涛著
页数:25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473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学术性、趣味性和贴近现实问题上都能达到极致的上佳之作。通过有效解决争论了2000多年的循环因果难题,为人口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学工具,从而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大量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汪涛,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现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投资总裁。曾出版《通播网宣言》。
相关资料
好书的标准
如果一本书能够具备如下任何特点之一,都可被称为好书:
1.好看,有趣味。这是相当多的书写作时的标准。即使没任何别的意义和价值,只要读起来津津有味,就能吸引到一定的读者。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正好能解决当前社会或个人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那就更好了。
3.开脑洞。能让人读过后有脑洞大开,恍然大悟,使过去混乱的认识得到澄清,或深感受益匪浅。
4.科学学术上的突破。能开脑洞的一般都是作者作了深入思考,能够给人以启发。但有启发性的东西未必有普遍性的学术价值。能够以科学的方法总结成规律,甚至是数学规律,就会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层次。
5.科学方法论上的突破。这是最高的层次。目前每年全球的学术论文,甚至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也是浩如烟海,大多数都是采用已经成惯例的研究方法和规范进行。如果能够在科学方法论上建立全新的规范,意味着会引起具有科学革命性质的进步。
有学术性的书有可能很难具有趣味性,复杂的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常给人以艰涩之感。因此,如果能将上面所有要素都综合在一本书里,那就堪称经典之作。
《生态社会人口论》1正是以这样的要求来写的一本书。本书开篇第一章“猛犸象大灭绝的数学解密”讲述一个历史迷案的故事。但与一般讲故事的方法不同,它是用全新的数学工具去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本书所要讨论问题的一个缩影。北美大陆原来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型哺乳动物,它们是最初进入北美大陆的克洛维斯人的食物。但这些动物却在短短几年之间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一个万古谜团。以下将用基于《生态社会人口论》中首次提出的“离散循环因果序列”模型精确复现这一过程。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有效解决争论了2000多年的循环因果难题,为人口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学工具,从而使本书有条件和基础获得重大的理论创新。本书突破了传统人口论囿于人口变化趋势的传统,以公理化的生态社会人口论为基础逻辑推导出了人口极限方程组,有效解决了准确计算人口极限的难题,扩展了对超越人口极限后果的研究,使人口控制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澄清了大量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处于十字路口的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认知问题。对当前盲目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思潮可谓一剑封喉。
本书将人口问题研究的视野空前地扩展至200多万年前的能人开始到现代智人,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一直到今天第三次产业革命整个人类基因和文化进化波澜壮阔的演变过程,并将其用单一的数学判定式加以统一解释。为历史上人类为什么一再“走出非洲”,什么是人的标准,猛犸象与克洛维斯人突然灭绝的悬案,中国农业文明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中国几千年社会为什么具有周期性的波动等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
目录
第一章 猛犸象大灭绝的数学揭密
第一节 一万多年前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大灭绝事件
第二节 为什么灭绝的全是大型哺乳动物?
第三节 北美大灭绝事件的数学模型
第四节 模型的意义
第二章 进化与人口
第一节 研究进化的新思路
第二节 人类的历史何时开始?
第三节 人类进化不同模型原因分析
第四节 并发的农业文明
第五节 工业文明
第六节 进化与人口极限
第三章 不同的人口论
第一节 马尔萨斯人口论及其缺陷
第二节 罗马俱乐部人口论及其问题
第三节 生态社会人口论基础
第四节 指数变化公理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进化公理
第六节 地球极限公理
第七节 生物生存空间公理
第八节 生物灭绝公理与生物大灭绝
第九节 人类生存意义公理
第四章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生态空间定理
第二节 岛屿生物地理学
第三节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精准灭绝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的自我恢复能力及受到的人类破坏
第五节 人类影响作用的特殊性
第六节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第五章 人口极限的计算
第一节 地球表面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森林的减少
第三节 荒漠化
第四节 界限在哪里?
第五节 人口极限基本方程组
第六节 人口极限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第七节 扩展人口极限的方法
第八节 食物公理的战略意义
第九节 城市——人与野生动植物的共同栖息地
第十节 土地,土地,土地!
第十一节 中国应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国策100年
第十二节 以新能源为突破点的无生区土地开发思路
第六章 突破极限的后果
第一节 突变理论
第二节 部分超越极限案例分析
第三节 极限区间
第四节 极限量与极限控制量
第五节 极限可扩展逻辑上不会导致“无极限”
第六节 超过人口极限会发生什么?
第七节 突破最小人口极限的图片展示
第七章 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劳动力生产周期与经济生产周期
第二节 智能生产技术革命与劳动人口
第三节 第三次产业革命
第八章 人口经济理论模型
第一节 刘易斯模型与“刘易斯拐点”
第二节 四元经济模型
第三节 刘易斯模型的理论错误
第四节 四元经济模型的人口转移理论
第九章 人口转移中的各种问题
第一节 不严格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节 三阶段转移节奏失配理论
第三节 技术性失业与补偿理论
第十章 人口与经济的其他问题
第一节 人口红利与老龄化
第二节 人越多消费也越多吗?
第三节 车库与创新
第四节 如何看待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利弊的关系
附录一 循环因果律
附录二 指数增长与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