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奈杰尔·哈尔福德(NigelHa
页数:11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78258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有关转基因作物和视频的法律、有关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争论。本书以浅显的语言介绍深奥的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特别是书中对首次出现的专业名词均作简单的名词解释,便于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奈杰尔·哈尔福德,任职于国际著名的英国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 Research),是国际知名的植物信号传导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哈尔福德教授于1989年被英国农业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其领导的实验室在主要农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和生理、生化调控均有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成果。
哈尔福德教授担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客座、特邀教授,并担任英国食品标准局动物饲料顾问委员会植物生物技术委员。2012年,哈尔福德教授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12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相关资料
近20多年来,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取得长足进步。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称,2014年全球共有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815亿公顷。同时,转基因技术得到国内外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普遍关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首次提及“转基因科普”,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为莫衷一是的各种争论暂时划了个休止符。
因此,2015年4月,当我有机会拜读由奈杰尔哈尔福德(nigel halford)教授所著、俞美莲女士翻译的《揭秘转基因》一书时,感觉如沐春风,象是老朋友在隔空对话。结识奈杰尔哈尔福德教授已有11年了,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在植物信号传导研究领域建树颇丰,2004年起担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客座教授,多次来上海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并获得2012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揭秘转基因》一书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基因与植物育种常识”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与常规育种方法的一些差异与联系;“第2章, 植物基因修饰技术”概括了转基因技术发展简史及基本操作过程;“第3章,转基因作物在农业中的应用”详细地描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品质改良等各方面的进展,以及给工业、医药、环保等其他行业带来深刻变化的美好前景;“第4章,有关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法律法规”主要介绍了欧盟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食用安全性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第5章,转基因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这一章可能是非生物学专业读者会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从一些曾引起舆论普遍反响、官方和学界反复澄清的所谓“转基因事件”(如“帝王蝶事件”“普斯陶伊事件”“超级杂草”“终止子技术”等)出发,介绍了欧洲科学家是如何客观解读这些事件的。
奈杰尔哈尔福德教授很遗憾的认为:十几年前转基因作物辩论的失败,导致欧洲植物生物技术产业遭受极大破坏,因此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这对于我们国家的转基因研究及其产业化政策的制定,应有一定借鉴之处。客观地说,对于转基因的各种争论,只要是以事实为依据,不主观臆测和断章取义,哪怕是再尖锐的批评,对于我国转基因的研究、评价、产业化和安全管理都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揭秘转基因》一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自然、语言简练,翻译简洁流畅、忠于原版,是一本关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普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 潘爱虎,副研究员,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副主任、技术负责人。
《揭秘转基因》,来自英国科学家的科普
在对食品的关注中,转基因无疑是最热烈的领域——或许没有之一。我参加过的科普活动,不管主题是否与转基因有关,最后的问答环节几乎一定被问到转基因的问题。
一般而言,当我们讨论一个事物——尤其是要对它抱以某种态度的时候,应该首先对它有所了解。基于错误信息的讨论与态度,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最多只是满足了“我要发言”的存在感。遗憾的是,不管是在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争论转基因的很多人往往是基于虚假或者片段化的信息——大多数的争论,都是从各说各话开始,到动机揣测进入白热化,最后以人品指责为结束,遇到极端的人,甚至是无所不用其极地从工作生活方面试图消灭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讲解转基因,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件事:一次是我多年未见的朋友,在他情绪激昂地说了一通之后,我说“如果转基因真的是你以为的这样,我也象你一样反对”,因为彼此的互信存在,我给他介绍转基因的时候他不时反馈“哦,原来是这样”。另一次是在一个北大校友的内部论坛,一位听众说“成天听说转基因这样那样,不太了解,所以今天来听你介绍”。
我常说,人们经常争论的转基因,其实是“自己以为”的转基因,而不是“现实存在”的转基因。“自己以为”,有着太多的想象、脑补、道听途说,再加上选择性地忽略和强调,最后的“自己以为”和“现实存在”之间,差距就不可以道里计了。
那天会场上一位有机爱好者质问:你们都是高收入的社会精英,不会缺钱买食品,为什么不支持有机食品?而几位听众的回答很平淡:我们今天是来了解转基因的,没有兴趣参与你的争论。
我想,他们能成为社会精英,大概不仅仅是学历高或者所念的大学好,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对待新事物的思维或许更加重要——在有态度之前,先了解事实真相!
对待转基因,北美显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地区,而欧洲则被认为是“反转”的大本营以至于很多人相信“欧洲严禁转基因”。与美国相比,欧洲对转基因的管理制度的确要严得多——但是这种“严”,实际上并非基于科学或者顾虑安全,而更多是出于对“民意”的妥协。
政治家们要遵从“民意”,商人们也要遵从“民意”——不管这民意是否科学、是否理性。而科学家们不需要——比如英国洛桑研究所的奈杰尔·哈尔福德(nigel halford)教授。洛桑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研究机构之一,被誉为“现代农业科学的发源地”。现在,它依然是英国最大的农业研究中心,拥有多名英国皇家学会成员,是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重点资助的8家研究所之一。无论从那个角度,洛桑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都可以说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主流”。
哈尔福德教授写了一本书,名为《揭秘转基因》。书名多少有点悬疑色彩,但内容非常的平实客观。全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基因与植物育种常识,讲的是基因与育种的关系。转基因只是一种新的育种手段,在它出现之前,人类就有了漫长的育种历史,也掌握了几种育种技术。
第二章,植物基因修饰技术,讲解人类如何改造和修饰基因,“转基因”也只是基因修饰技术的一种。对普通人来说,“转基因”象是横空出世的魔鬼,能够颠覆和改变世界。但在科学家眼里,它只不过是此前的那些育种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而已。
第三章,转基因作物在农业中的应用,讲述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对于许多人来说,“转基因”代表着“毒死虫子”和“可以使用除草剂”,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谓的减少农药使用和减轻耕种负担,都距离自己太遥远。好处是种子公司和农民的,自己却要承担“万一存在”的风险,所以很多消费者不假思索地“反对”,也就是可以理解的本能。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两种用途——这仅仅是目前商业化获得了成功的用途而已,还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其他的用途。其他的那些用途自然是技术难度更高,但对消费者的直接好处也会更大。
第四章,有关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法律法规。作为一种新技术,对它报以谨慎的态度是合理、并且有必要的。但谨慎不是拒绝,而是进行严格的监管。这种严格监管不仅仅是规避潜在的风险,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拒绝转基因技术,更没有“禁止”转基因技术,二者只是在转基因产品的监管上采取不同的规范而已。
第五章,转基因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讲解了转基因的争论中最常见、最激烈的问题。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书中最有看头的一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需要进行动物实验吗? “超级杂草”?“超级害虫”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技术被跨国公司控制了吗?转基因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超级病毒”?……书中都进行了专业但简洁的解答。
这是一本科学家写的科普书。作者也毫不隐讳他的观点:“本书不是要告诉农民必须种或者不可以种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品种,只想指出,应该让欧洲农民有机会选择种植那些经过测试和接受监管的转基因作物。”“阻挠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严重损害了欧洲的植物生物技术产业,并将欧洲农业置于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不过,这种观点不是通过科学原教旨主义的傲慢强加给读者的,而是通过简明扼要的事实介绍让读者跟作者一起得出来的。翻译者的语言功力也不错,简洁、准确、流畅。
不管是支持转基因还是反对转基因,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作者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在多家大众媒体开设有科普专栏,出版了科普系列《吃的真相》,目前出到第3册。
本书特色
《揭秘转基因》是一本科普性读物,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从科学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与传统农作物育种技术有什么不同、转基因作物的价值、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发达国家是如何监管转基因农产品生产的、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等读者关心的问题,以便公众客观理性地看待转基因问题,以免以讹传讹。《揭秘转基因》在英国出版了第一版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读者提出了关于转基因作物对食品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担忧。为此,作者对书中内容进行了修订,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而这些问题同样也是我国公众在“转基因”讨论中的争论焦点,所以《揭秘转基因》对广大读者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用科学的观点分析社会上种种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传闻大有裨益。
目录
第1章 基因与植物育种常识
遗传学简史
脱氧核糖核酸
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组
遗传变化
植物育种
现代植物育种
远缘杂交、强迫杂交、胚挽救
辐照和化学诱变
基因修饰的到来
第2章 植物基因修饰技术
重组dna技术发展简史
根瘤农杆菌
植物转基因中根瘤农杆菌的应用
原生质体转化
粒子枪
揭 秘 转 基 因
其他直接基因转移方法
无须组织培养的农杆菌介导转化
选择标记基因
可视/可计分标记基因
导入植物的基因设计与构建
启动子种类
转基因应用于分析基因启动子
基因过度表达和沉默
第3章 转基因作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植物育种中采用转基因
缓熟水果
除草剂抗性
抗虫性
病毒抗性
含油量的改良
工业用途及生物燃料用途淀粉的改良
高赖氨酸玉米
维生素含量的改变:金色大米
真菌抗性
耐旱性、耐热性、耐寒性;应对气候变化
耐盐性
生物制药
消除过敏原
结束语
第4章 有关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法律法规
封闭环境中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
转基因植物大田释放的安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欧盟法规
标识和可追溯法规
美国的安全性评估和标识要求
第5章 转基因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会产生新的食物过敏原吗
在不同物种间转移基因合乎伦理吗
需要进行动物实验吗
转基因作物“没有用”
转基因生产的色氨酸会致人死亡吗
帝王蝶事件
普斯陶伊事件
矛盾的研究结果引发恐慌
“超级杂草”
“超级害虫”
隔离与共存
使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有风险吗
转基因技术受专利保护吗
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转基因技术被跨国公司控制了吗
食用的和非食用的转基因作物混在一起
“超级病毒”
转基因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
“自杀种子”
无意的释放
批准不同步
英国农场评估
结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