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萧红
页数:31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534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 生死场》主要收录了萧红的两部经典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其中《呼兰河传》描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的风土人情,真实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而《生死场》则被鲁迅称之为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该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东北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
同时文中对人性、人生的生存死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很为悲苦的传奇女性——萧红的两部长篇力作。《呼兰河传生死场》收录的就是这两部作品。其中,《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以童年生活的回忆描写了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生死场》则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
《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眩惑。
——茅盾
(《生死场》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鲁迅
目录
一四 到都市里去 一五 失败的黄色药包 一六 尼姑 一七 不健全的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