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封面

作者:张篷

页数:2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55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旨是从中国当下思想的存在出发,来考察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作为哲学的主题、方法与思考路径。历史中的中国本土思想与文化给予我们的存在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使我们原有的生存存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原来本土既有的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的本土思想文化遇到了“为天下裂”的境遇而发生了变异。 正是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问题被呈现出来。通过哲学之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可以认识到:“中国哲学”不在“哲学”之中,而在“哲学”之外。就是要让“中国的哲学”从纯粹的“哲学”象牙塔中走出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的“哲学”之“性”。这样的“哲学”需要的是中国这块土地的滋养和润育,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作者简介

张蓬,1956年12月14日出生,黑龙江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人文杂志》高级编审;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从事哲学教学工作;从1988年起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哲学研究和编辑工作。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是中国哲学的当代性问题、中国哲学语境中的西方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等。担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学科顾问、专职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终南学刊》主编。

本书特色

张蓬编著的《守望家园》的主旨是从中国当下思 想的存在出发,来考察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作为 哲学的主题、方法与思考路径。历史中的中国本土思 想与文化给予我们的存在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三千 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使我们原有的生存存在方式发 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原来本土既有的可以代表我们 的身份的本土思想文化遇到了“为天下裂”的境遇而 发生了变异。
  正是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 当代意义”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问题被呈现 出来。通过哲学之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可以认识到: “中国哲学”不在“哲学”之中,而在“哲学”之外 。就是要让“中国的哲学”从纯粹的“哲学”象牙塔 中走出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的 “哲学”之“性”。这样的“哲学”需要的是中国这 块土地的滋养和润育,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

目录

绪论  题解:“‘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何以作为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以往哲学研究方式的检讨——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
  三  “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意义界定
  四  “当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作为问题的缘起关系
第一章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规约
  一  中国之“思想”、“文化”、“学术”,抑或“哲学”乎?
  二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
  三  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和源头处探索中国思想文化的秘密——以刘明武先生的研究与见解为例
  四  中国传统哲学的“政治依附性”特质对“中国哲学”的规约
第二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本土话语从哪儿说起?
  一  “中国哲学”何以作为问题?
  二  三种见解,三  种态度,三  种方法,三  种哲学——冯友兰、熊十力、金岳霖诸哲学之比较
  三  “哲学教科书体系批判”与“类哲学”——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
  四  李泽厚先生的“哲学探寻录”
  五  “当代中国哲学”从哪儿说起?——钱、冯、熊、金,抑或高、李?
第三章  马克思的哲学、哲学观及其思想世界的还原
  一  何以要还原“马克思哲学”的本来意义?——关于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解读的既有之相的检讨
  二  是哲学的建构还是哲学的消解?——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的超越
  三  经济学视闽中的政治诉求——对马克思哲学的一  种解读
  四  马克思的哲学引领了西方哲学向“历史”的转向
  五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意义世界?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及其意义
  一  “存在”与“存在”作为问题
  二  “存在”作为问题——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共有的问题域
  三  “在”与“在者”的分别——西方哲学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
  四  马克思哲学作为历史存在论的意蕴
  五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作为哲学关于“存在”的论域与意义
  六  中国传统哲学思考、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
  七  从“存在”的视闽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第五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意义及其关系
  一  本书所涉语境及问题的廓清
  二  “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意义关联
  三  “当代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