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警察美学的生命话语-公安文学研究

封面

作者:王晓琳

页数:35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78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著是全国公安文联2014年度“琴剑丛书”之一。作为一部研究公安文学的学术随笔集,作者对大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解读与评论,发掘出不少思想深刻的作品与作家。
作者从文学史视角,对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挖掘与思索;从文艺学、诗学视角,对公安文学作品做出了一种“提纯”的尝试,从哲学视角,将公安文学作为警察美学的一种生命话语进行探讨。
该著不仅仅是单一的文艺理论作品,读者也可将其作为文化散文或者生活感悟、人生思索来读。作者在对哲学、美学、公安文学的交叉思考中,也蕴涵着许多道德价值判断。其对许多作品的分析入情入理,独具匠心,“诗性”的表达方式具有文学上的创新意义。

作者简介

王晓琳(1976 —),男,云南人,云南省凤庆县公安局民警,三级警督,全国公安文化理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历任巡警、刑警、社区民警、公安宣传干事。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当代文艺论坛奖,2011年荣获首届全国公安警事文物研讨会一等奖,2014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讨会二等奖、中国文联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业余主要从事公安文化、文学评论与警察学、警察史研究;偶涉哲学、美学写作,先后有评论、散文三十余篇见于 《中国艺术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警察文化沙龙》《公安作家》《福建文艺界》《云南文艺评论》。文化批评作品主要有《秋天往事——阅读的诗与思》《跨文化考古——大地上姹紫嫣红的寂寞》 《文化考古—— 警察文化历史》《旋转之莲—— 镜像密码》 《流浪之琴——中国文化密码》。

本书特色

《警察美学的生命话语:公安文学研究》是全国公安文联2014年度“琴剑丛书”之一。作为一部研究公安文学的学术随笔集,作者对大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解读与评论,发掘出不少思想深刻的作品与作家。
  作者从文学史视角,对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挖掘与思索;从文艺学、诗学视角,对公安文学作品做出了一种“提纯”的尝试,从哲学视角,将公安文学作为警察美学的一种生命话语进行探讨。
  该著不仅仅是单一的文艺理论作品,读者也可将其作为文化散文或者生活感悟、人生思索来读。作者在对哲学、美学、公安文学的交叉思考中,也蕴涵着许多道德价值判断。其对许多作品的分析入情入理,独具匠心,“诗性”的表达方式具有文学上的创新意义。

目录

第一章历史与现实的维度
 一现实主义与历史话语
  1.公安文学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属性
  2.现实主义文学至今让人思索
  3.现实主义视域引发了公安文学的历史话语
 二战时思维在公安文学的表现:斗争叙事
  1.战时思维的实践
  2.公安历史视域中的“斗争”叙事
 三特定时期的创作模式:“三结合”与“三突出”
  1.“三结合”
  2.“集体作品”
  3.“三突出”
  4.“第一”转化为“唯一”
  5.“左”的沉淀
 四公安文学艺术的范畴与边界
 五重回历史:“反思”的叙事
  1.历史与效果
  2.反思意识
 六  历史话语中的两个镜面:历史理性与生活感性·
  1.历史的镜面
  2.生活之维
  3.两个新方向:警察本体、社会视角
  4.艺术与说明文
 七《警察生活录》:一种文学的“生活流”
  1.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流”
  2.20世纪80年代审美心态
  3.朴素、宁静、温馨
  4.重要蓝本
 八公安文学艺术演进的思索:20世纪80年代到
  21世纪
  1.多层次的立体格局
  2.20世纪的文学能量养成与21世纪的逻辑假设
  3.作家的养成
  4.文学高潮与艺术巅峰:对20世纪公安文学现象的读解
  5.“斗争叙事”的敌人:“苦难叙事”与逻辑反讽
  6.公安文学的当下场域:来自21世纪的压力
 九公安文学与历史的深层讨论
  1.公安文学的两种态度
  2.公安文学的叙事比较
  3.公安文学为何要关注历史
  4.公安文学的深度:描写可能发生的事
  5.“任务历史”是一种眼光局限
  6.一拥而上之后的不告而别
 ……
第二章 诗性叙事
第三章 接受美学范例与文化资源问题
第四章 时间、空间、人、物的四重关系
第五章 经验直觉的世界
第六章 艺术社会学视阈中的公安文学写作
第七章 公安文学艺术再讨论
第八章 进入21世纪的几个新篇章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警察美学的生命话语-公安文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