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孟子-国学课堂-解读版

封面

作者:(战国)孟子著

页数:212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77333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学课堂:孟子(解读版)》一书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提出“善养吾浩然之气”,主要思想观点都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目录

梁惠王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梁惠王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公孙丑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公孙丑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滕文公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滕文公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离娄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离娄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告子上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告子下
第一节
第二节
参考答案

节选

  《国学课堂:孟子(解读版)》: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当齐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说到底,关键是看有没有朝这方面想,有没有这样一种精神。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讲清楚了“不为”与“不能”的问题后,他又一次施展出心理学方面的本事,对齐宣王来了一番政治行为心理学的开导,这就是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说到底,这一方面合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另—方面也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可运于掌”,没有什么是不能统一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孟子-国学课堂-解读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