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希文
页数:36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5049279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反映了银行各项基本业务的核算要求、方法、最新内容等。
作者简介
于希文,生于1945年11月,辽宁丹东市人。1969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后留校任教。现任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银行会计学”、“金融业务分析”、金融企业会计”、“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曾获东北财经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主持或参加编著教材20余种,主编及独自编著教材10余种,主要有《银行会计》、《金融会计学》、《银行电脑会计》、《财务处理手册》、《金融业务分析》等,参与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银行会计学》获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中央电大“银行会计”文字及音像教材并担任主讲教师。曾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理事、辽宁省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兼职。 王允平,1942年4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66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毕业。1979年起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任教,1983-2000年5月任会计系主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现任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主讲“银行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事业行政单位财务分析会计理论研究”、“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主编及独自编著教材、工具书10余部,主要有《会计学基础》、《银行会计学》、《预算会计》、《事业行政财务管理与分析》、《新编银行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商业银行会计》、《中国会计实务大全》、《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金融卷》等。编写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天津财经学院。
本书特色
| 本教材以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介绍了我国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详尽反映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基本业务的核算要求和方法,准确体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最新内容,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务实创新、体系划分合理、实务操作规范。本教材供高等学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员工业务培训与自学使用。 |
目录
| 第一章总论 |
| 第一节银行会计的对象 |
| 一.银行会计概述 |
| 二.银行会计要素 |
| 第二节银行会计的特征 |
| 第三节银行会计的核算原则 |
| 第四节银行会计的工作组织 |
| 一.会计机构 |
| 二.会计制度 |
| 三.会计人员 |
| 第二章基本核算方法 |
| 第一节会计科目 |
|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与作用 |
|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
|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
| 第二节记账方法 |
| 一.银行记账方法的沿革 |
| 二.借贷记账法 |
| 三.表外科目的记账方法 |
| 第三节会计凭证 |
|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 |
| 二.会计凭证的设置要求 |
|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基本内容 |
| 四.会计凭证的处理 |
| 五.会计凭证的整理.装订与保管 |
| 第四节账务组织 |
| 一.账务组织系统 |
| 二.账务处理程序 |
| 三.账务核对 |
| 第五节会计报表 |
| 一.会计报表的作用 |
|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
| 三.会计报表的种类及编制方法 |
| 第三章存贷款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存贷款业务概述 |
| 一.存贷款业务核算的意义 |
| 二.存贷款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 |
| 三.存.贷款账户 |
| 第二节存款业务的核算 |
| 一.存款种类及账户的开立 |
| 二.单位活期存款的处理 |
| 三.单位定期存款的处理 |
| 四.单位通知存款业务的处理 |
| 第三节贷款业务的核算 |
| 一.贷款的种类及核算方式 |
| 二.逐笔核贷的核算 |
| 三.票据贴现的核算 |
| 四.贷款展期.逾期的处理 |
| 第四节存贷款利息的核算 |
| 一.存款利息的核算 |
| 二.贷款利息的核算 |
| 第四章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支付结算业务核算概述 |
| 一.支付结算业务核算的意义 |
|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 |
| 第二节异地支付结算的核算 |
| 一.银行汇票结算 |
| 二.汇兑结算 |
| 三.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核算 |
| 第三节同城结算的核算 |
| 一.银行支票结算 |
| 二.银行本票结算 |
| 第四节异地同城通用支付结算的核算 |
| 一.商业汇票 |
| 二.委托收款的核算 |
| 三.信用卡 |
| 第五章外汇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外汇业务核算概述 |
| 一.外汇业务核算的意义 |
| 二.外汇业务核算的特点 |
| 三.外汇买卖业务的核算 |
| 第二节联行外汇往来业务的核算 |
| 一.全国联行外汇往来业务 |
| 二.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业务 |
| 三.国外代理行往来业务 |
| 第三节外汇结算业务的核算 |
| 一.信用证结算方式 |
| 二.汇兑结算方式 |
| 三.代收及托收结算方式 |
| 第四节外汇存贷款业务的核算 |
| 一.外汇存款业务的核算 |
| 二.外汇贷款业务的核算 |
| 第六章货币发行与现金出纳的核算 |
| 第一节货币发行与现金出纳概述 |
| 一.货币发行的意义 |
| 二.货币发行与现金出纳的关系 |
| 三.现金出纳的内容和任务 |
| 第二节货币发行业务的核算 |
| 一.账务处理原则与会计科目设置 |
| 二.发行基金保管与调拨的核算 |
| 三.货币发行与回笼的核算 |
| 四.残损人民币销毁的核算 |
| 五.货币发行其他业务的核算 |
| 六.货币发行业务结账.对账及错账处理 |
| 第三节现金出纳业务的核算 |
| 一.现金出纳核算的要求 |
| 二.现金出纳的核算 |
| 三.现金保管和调拨的处理 |
| 第七章经理国库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经理国库业务核算概述 |
| 一.经理国库业务的意义 |
| 二.国库机构的设置 |
| 三.国库的职责与权限 |
| 四.国库业务核算的会计科目及报表 |
| 第二节预算收入收纳与退库的核算 |
| 一.缴库方式与凭证 |
| 二.预算收入收纳的核算 |
| 三.预算收入退库的核算 |
| 第三节库款报解的核算 |
| 一.乡(镇)国库报解的核算 |
| 二.支库报解的核算 |
| 三.中心支库报解的核算 |
| 四.分库报解的核算 |
| 五.总库报解的核算 |
| 第四节库款支拨的核算 |
| 一.国库的支拨原则与方式 |
| 二.国库拨款的核算 |
| 第五节库款对账 |
| 一.月度对账 |
| 二.年度对账 |
| 第六节国家债券的核算 |
| 一.国家债券调拨.领入的核算 |
| 二.国家债券发行的核算 |
| 三.国家债券兑付的核算 |
| 第八章金银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金银业务核算概述 |
| 一.金银业务核算的意义 |
| 二.金银业务核算的要求 |
| 第二节金银收兑业务的核算 |
| 一.商业银行代收购金银业务的核算 |
| 二.中国人民银行收购金银的核算 |
| 第三节金银配售业务的核算 |
| 一.调入及配售金银的处理 |
| 二.配售工业用金银的处理 |
| 三.收取外汇的配售金银业务的处理 |
| 第九章信托投资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信托投资业务概述 |
| 一.信托投资的含义 |
| 二.信托投资业务的种类 |
| 三.信托投资业务核算特点 |
| 第二节信托业务的核算 |
| 一.委托存款.贷款的核算 |
| 二.信托存款.贷款的核算 |
| 三.委托投资的核算 |
| 第三节投资业务的核算 |
| 一.投资的种类 |
| 二.短期投资的核算 |
| 三.长期投资的核算 |
| 四.其他投资的处理 |
| 五.投资风险准备的处理 |
| 第十章证券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证券经纪业务的核算 |
| 一.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的核算 |
| 二.代理兑付证券业务的核算 |
| 第二节证券自营业务的核算 |
| 一.自营证券买入的核算 |
| 二.自营证券卖出的核算 |
| 三.自营证券成本的核算 |
| 第三节证券承销业务的核算 |
| 一.代销方式的核算 |
| 二.全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 |
| 三.余额承购包销方式的核算 |
| 四.全过程代理与某一阶段代理的会计核算 |
| 第四节其他证券业务的核算 |
| 一.买入返售证券业务的核算 |
| 二.卖出回购证券业务的核算 |
| 三.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核算 |
| 第十一章租赁业务的核算 |
| 第一节租赁业务概述 |
| 一.租赁的概念与分类 |
| 二.租金的计算方法 |
| 第二节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
| 一.融资性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
| 二.经营性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
| 第十二章联行往来及资金汇划清算的核算 |
| 第一节联行往来及资金汇划与清算概述 |
| 一.联行往来及资金汇划与清算的意义 |
| 二.联行往来及资金汇划与清算的组织ぬ逑 |
| 三.联行往来及资金汇划与清算的基本ひ求 |
| 第二节全国联行往来的核算 |
| 一.全国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 |
| 二.会计科目及凭证的设置 |
| 三.联行往来的日常核算 |
| 四.联行往来的年度结清 |
| 第三节电子联行往来的核算 |
| 一.电子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 |
| 二.电子联行业务处理方式 |
| 三.电子联行的会计科目及凭证的设置 |
| 四.交换纸凭证方式 |
| 五.交换磁介质方式 |
| 第四节资金汇划与清算的核算 |
| 一.资金汇划清算体系的基本做法及ご理程序 |
| 二.资金汇划清算的科目及凭证设置 |
| 三.资金汇划往来与清算的核算 |
| 第十三章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
| 第一节金融机构往来概述 |
| 一.金融机构往来的概念 |
| 二.金融机构往来的内容 |
| 三.金融机构往来核算要求 |
| 第二节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往来的核算 |
| 一.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
| 二.商业银行缴存(支取)现金的核算 |
| 三.商业银行缴存存款的核算 |
| 四.再贷款的核算 |
| 五.商业银行大额汇划款项的核算 |
| 第三节商业银行跨系统往来的核算 |
| 一.同业拆借的核算 |
| 二.商业银行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核算 |
| 第四节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资金调拨さ暮怂 |
| 一.商业银行系统内上下级之间信贷资金さ鞑Φ暮怂 |
| 二.商业银行系统内同级行处间信贷资金さ鞑Φ暮怂 |
| 第五节同城票据交换与清算 |
| 一.票据交换的基本做法 |
| 二.票据交换提出行的核算处理 |
| 三.票据交换提入行的核算处理 |
| 四.票据清算的处理 |
| 五.退票的规定及核算处理 |
| 第十四章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 |
|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核算 |
| 一.固定资产概述 |
|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
| 三.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
|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 五.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
|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核算 |
|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
|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 |
| 第三节其他资产的核算 |
| 第十五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
| 第一节实收资本的核算 |
| 一.接受现金投资的核算 |
| 二.接受实物投资的核算 |
| 三.接受无形资产投资的核算 |
| 四.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核算 |
| 第二节资本公积的核算 |
| 一.接受捐赠的核算 |
| 二.资本溢价的核算 |
| 三.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核算 |
| 四.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的核算 |
| 第三节盈余公积的核算 |
|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核算 |
| 二.盈余公积补亏的核算 |
| 三.用盈余公积分利的核算 |
| 四.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的核算 |
| 五.用公益金支付福利费的核算 |
| 六.用公益金购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
| 第四节利润分配的核算 |
|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
| 二.银行利润分配的基本规定 |
|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
| 第十六章财务损益的核算 |
| 第一节收入的核算 |
| 一.收入的概念和特点 |
| 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
| 三.各项收入的账务处理 |
| 第二节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
| 一.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
| 二.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
| 第三节利润的核算 |
| 一.利润的组成 |
| 二.期末损益账户结转的核算 |
| 第十七章年度决算与财务会计报告 |
| 第一节年度决算概述 |
| 一.年度决算的意义 |
| 二.年度决算的基本要求 |
| 三.年度决算的步骤和内容 |
| 第二节财务会计报告 |
|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种类 |
|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
|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 |
| 一.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作用 |
|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
|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
| 第四节损益表 |
| 一.损益表的性质和作用 |
| 二.损益表的内容和格式 |
| 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
| 第五节现金流量表 |
| 一.现金流量表的性质和作用 |
| 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格式 |
|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
| 第六节利润分配表及其他附表 |
| 一.利润分配表的性质和作用 |
| 二.利润分配表的内容和格式 |
| 三.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
| 四.其他附表 |
| 第七节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
| 一.会计报表附注 |
| 二.财务情况说明书 |
| 第十八章会计检查与分析 |
| 第一节会计检查与分析概述 |
| 一.会计检查与分析的意义 |
| 二.会计检查分析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
| 三.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的关系 |
| 第二节会计检查 |
| 一.会计检查的作用 |
| 二.会计检查的种类 |
| 三.会计检查的内容 |
| 四.会计检查的方法 |
| 第三节会计分析 |
| 一.会计分析的作用 |
| 二.会计分析的种类 |
| 三.会计分析的内容 |
| 四.会计分析的方法 |
| 第十九章会计预测与决策 |
| 第一节会计数学模型 |
| 一.会计数学模型的概念 |
| 二.会计数学模型的特点 |
| 三.会计数学模型的分类 |
| 四.会计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 |
| 五.会计数学模型的应用 |
| 第二节会计预测 |
| 一.会计预测程序 |
| 二.会计预测分类 |
| 三.会计预测方法 |
| 四.银行成本预测 |
| 五.银行利润预测 |
| 第三节会计决策 |
| 一.银行决策的分类 |
| 二.会计决策 |
| 三.会计决策程序 |
| 四.会计决策方法体系 |
| 参考文献 |
节选
本教材以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介绍了我国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详尽反映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基本业务的核算要求和方法,准确体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最新内容,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务实创新、体系划分合理、实务操作规范。本教材供高等学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员工业务培训与自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