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区人与中国梦

封面

作者:毕虎

页数:266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08580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教育读本·社会教育区本教材:社区人与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教育读本暨区本教材。全书共分文明古国,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社会的公民性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力量四个部分,依沿社区人一公民意识一核心价值观一中国梦的路径,围绕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以公民文化为主要内容。各章列出教与学建议。书后附录包括营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社会教育读本·社会教育区本教材:社区人与中国梦》可供社区工作者、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引言
一、公民源起与公民概念
二、公民与其他社会身份的区别
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四、公民与公民性
五、公民的力量

第一部分 文明古国
第一章 历史悠久
第一节 文明源起
一、三皇五帝
二、夏朝、商朝、周朝
第二节 秦汉阶段
一、秦朝一统汉武盛世
二、三国鼎立三分归晋
第三节 隋唐阶段
一、两朝对峙大隋皇朝
二、大唐遗风五代十国两宋辉映
第四节 明清阶段
一、辽朝北兴西夏广域
二、金朝突起大哉元朝
三、明朝治隆未代王朝
第五节 东方曙光
一、辛亥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章教与学建议
第二章 文化灿烂
第一节 遗址文物
一、遗址类
【资料】至2014年中国已有47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文物类
第二节 文史哲典籍
一、哲学类史学类
二、典籍类文学类
第三节 农业医药科技建筑
一、农业类医药类
二、科技类建筑类
第四节 书法绘画石刻艺能
一、书法类绘画类石刻类
二、戏曲类音乐类舞蹈类体育类
【资料】中华文化中的“四”
本章教与学建议
第三章 山河壮丽
第一节 山岳地势
一、喜马拉雅山传奇五岳
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第二节 江河湖海
一、长江黄河京杭大运河
二、青海湖五大淡水湖海域辽阔
第三节 风景名胜
一、十大名山十大峡谷十大名湖十大草原
二、十大森林十大瀑布十大美岛十大风景名胜区
第四节 上海名胜古迹
……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部分 现代社会的公民性
第四部分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力量

节选

  《社会教育读本·社会教育区本教材:社区人与中国梦》:  自由理性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以国家的建构为基准:国家按出生地的原则授予个体以公民资格,个体以公民身份在共同体内自由追求个人的生活和利益;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对国家保持认同和忠诚,并以纳税的义务来换取国家的保护;政府的权力为公民各项权利提供公正与保障,但也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干预公民的私人空间,并通过税收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从而使社会达到公正状态,即正义。  自由理性主义主张政府应该仅限于执行一套权力框架,其间人民可以为自己选择目标。如果说公民共和主义者致力于提倡公共领域的复兴,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生活,那么自由理性主义者则认为这应该由个人自由选择。对此,自由理性主义的态度是: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最适合人的本性的政治,一旦建立起来它就能自动维持和生存;在人的本性之外,需要存在相互制约的制度;而仅有制度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公民和社会的支持,但这是与政治分离的社会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事情。  由此,自由理性主义类型的公民特征如同《公民身份》一书的作者基思·福克斯所说:“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种成员地位意指平等、正义和自主。”  (四)自由共和主义的公民类型  公民及公民性并非只有公民共和主义和自由理性主义所主张的两种类型,在相关文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类型的公民及公民性的表述,其中包括自由共和主义的公民类型或样态。  自由共和主义主张自’由就在于无支配,而非无干涉和去主宰,可以设想一个非常仁慈的主人从不干涉和强迫他的仆人,但我们决不能说仆人是自由的。无支配自由是公民身份的根本标志和最高境界。国家不能支配公民,相反,应该给公民提供保护;因此,与君主专制相对立的宪政共和国是理想的国家形式。  此外,自由是与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密切相关的。公民自由、平等理想的实现,除了宪政共和国的法律保障外,还需要公民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体公共生活的自我治理,即公民在多层级、宽领域的公共事务的直接有序参与中成其为公民。  因此,有必要强调并创设自我治理的各种条件和机制,强调并体现整体利益和公共善,强调并培养公民的美德,强调并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就公民及公民性而言,自由共和主义类型推崇美德,推行个人作为公民自觉服务于公共利益从而实现公民自由的品性和能力,认为勇气、奉献、论辩、审慎、爱国、包容等公民品质尤为重要。之所以重要,在于公民品格是使法律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内在动力。简言之,自由共和主义以无支配自由为目标和宗旨,以宪政共和国为前提和保障,以自我治理、公民品格和公民意识教育为实现方式和途径,从而将公民及公民性阐释为一个有机鲜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社会意义上的“公民”指的不仅仅是具有法定身份或与民主政治相联系的个人,而且还包括一些与现代社会相符合的公民素质、气质、品格、责任、义务和权利,也就是一种综合的,普遍的、集体的“公民性”(citizenship)。“公民性”把属于公民的公共领域同传统的部落、族群或其他亲缘关系区分开来,形成一种新的公共生活方式。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公民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外在指标来观察,如相关的法制建设、社团的发展水平和生存环境、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检验它的内在属性,也就是“公民属性”、“公民意识”“公民品格”或“公民精神”等等。citizenship-词中的ship解释为如“船”那样的载体,“公民性”装载的不仅是权利,还装载着公民的责任、道德、信仰、信誉、修养、素质、自律、人际关爱、承诺、信任等。由此,社会意义上的“公民”,也被延伸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公民”。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区人与中国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