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封面

作者:周晓丽

页数:200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60056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文库: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内容包括: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公共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依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依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状况实证研究、甘肃省临夏县公共文化建设实证研究、临夏县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概要、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分析、公共文化活动满意度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等。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公共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理论依据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状况实证研究
第一节 甘肃省临夏县公共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一、临夏县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概要
二、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分析
三、公共文化活动满意度分析
四、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思考
第二节 云南省金平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情况研究
一、金平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情况概要
二、当地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第三节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若干村寨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实证研究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研究分析与问题
三、丰富和活跃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活动的对策

第三章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第一节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
二、供给主体单一,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薄弱
三、供给产品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元需求
第二节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一、政府对纯公共文化产品的权威性供给
二、公共文化产品的商业性供给——市场供给
三、公共文化产品的志愿性供给——非营利性供给
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新模式——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多中心供给

第四章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制度保障
一、国家在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历史沿革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制度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保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四、民族地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事业的制度保障措施
第二节 财政保障
一、财政政策在发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必要性
二、我国在发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财政政策现状
三、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财政保障的相关对策
第三节 人才保障
一、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
二、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分析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人才保障对策

第五章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实践及借鉴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实践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借鉴
第二节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原则与内容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原则导向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评估的内容指标
第三节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绩效评估的运行与实施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绩效评估的主体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方法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绩效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
一、理念创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先导
二、模式创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供给的必然选择
三、选择权创新:民族地区公众文化偏好显示的关键
参考文献
附件1:临夏县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附件2:临夏砖雕产业发展现状之思考
后记

节选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文库: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第一,政府具有为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标志是以满足公众需要为努力方向。在公众的物质生活得到部分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日渐增长,政府应依靠财政和税收努力缩小现实的文化产品与公众需求之间的差距,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充足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其次,尊重和保障公民享有文化和发展个人文化倾向的权利。文化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就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体现。任何人的文化权利都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成员同样具有表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扬文化传统的权利。服务型政府应当对个人合理合法的文化权利给予充分保护,可以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某些限制,但不能从根本上剥夺。   第三,保障公民的文化参与权。政府应提供各种设施和条件确保公民能够顺利、便捷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因而,政府应考虑到各种情况,为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参与标准,并且努力吸引各类人群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利用文化设施,参与文化活动。同时还应当保护公民个人的文化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利益,以鼓励他们不断地、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   第四,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公民既是文化的需求者,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者,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状况具有充分的发言权。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更能激励政府为公众提供水平更高、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不断转变的机制。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管理及政策   民族地区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国家一方面通过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有计划地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组建少数民族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政策措施,保障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权利,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全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