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克莱夫·庞廷(ClivePont
页数:387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20593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长达百万年的全球生态史
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相互博弈的历史
更是一部警醒人类不断反思自我的历史
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极具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克莱夫·庞廷,曾任斯温西威尔士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讲师,著有《知晓的权利:贝尔格拉诺事件内幕》《白厅:悲剧与闹剧》《毁约:1964-1970年的工党执政》《白厅:改变保守派》《英国的秘密》《1940:神话与现实》《丘吉尔》《大决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步与野蛮:20世纪的世界》《火药:一部爆炸史》。近期的著作包括:《世界史:一个新的视角》、《十三天: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路》、《克里米亚战争》和《火药:从中国炼丹师到欧洲战场》。他不久前提前退休,现生活在一个希腊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地中海花园,种植橄榄。
译者简介:王毅,湖南湘潭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译介多年,内容包括文学、哲学、史学、文化学、科学、宗教学、政治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术译作多附长篇译序,其中《本能的缪斯》、《宗教与科学导论》、《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文集:和平奖1971—1995》、《绿色世界史》、《植物的欲望》、《古亚洲文明百科全书》、《日本史》等颇具社会反响。
相关资料
《绿色世界史》的媒体评论
一部绿色世界史,也就是一部人类让世界失去绿色的历史。问题的关键是,在未来的世界重着绿装之时,那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标志着这个世界,这个曾经的人类世界,已经进入后人类时代?这本书或许给不出确切的答案,但肯定会让你掩卷而沉思……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生态史专家)
如果说在这样一个主题上,有一本书可以激励热心者,平息批评者,唤醒无知者,那么,就是此书。
——伦敦《观察家报》
事实证明,以毁灭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战争、疾病和绝望。书中对工业时代和城市发展的描述,于今日面临严峻城市环境问题的我们,尤有可供镜鉴之处。
——凯风网文化频道
本书讲述了人类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最重要的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破坏的批判,极具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发展也有警示作用。
——豆瓣网读者
本书特色
克莱夫·庞廷在第一章以辉煌一时的复活节岛文明的崩溃为引子,进而发问人类若此又将何去何从?在接下来的两章中作者展开了史诗般的叙事,描绘了人类诞生之初的生态环境,以及历经百万年的采集狩猎活动;紧接着在第四、五、六章中作者又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安第斯山区为例,讲述了采集狩猎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成因,分析了这些伟大文明在人口激增与有限资源的博弈中“盛极而衰”的过程;第七章则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终极关系,人类如何奠定了工业文明的生态观;第八章讲述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如何为了虚荣而加强对世界的掠夺(捕杀海豹、大象、旅鸽、鲸鱼等);从第九章开始,作者继续将视角投向近现代,通过对灾难的重新审视,指出这些灾难除了对生态的“无意识”之外,还多了政治上的“故意”;通过对灾难性疾病在人类史上肆虐的回顾,指出人口激增的工业社会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并最终得出人类面对资源压力的“下下之策”——贪婪之心操纵下的科学技术只能带来恶性循环……由此,“反求诸己”则势在必行。
目录
1复活节岛的教训
2历史的奠基
3人类史的百分之九十九
4第一次大转变
5破坏与生存
6长期的奋斗
7思维的不同方式
8对世界的掠夺
9基础的不平等
10疾病与死亡
11人口数的分量
12第二次大转变
13城市的崛起
14创造富裕社会
15世界的污染
16全球系统面临的威胁
17过去的阴影
进一步阅读指南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