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宁
页数:251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506045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了江苏省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 依国家名录号的顺序,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 简要介绍古籍的基本情况。
本书特色
江蘇,人傑地靈、物寶天苹。数千年中華文明的浸染滋潤,使這方土地滋生了燦爛無比的藝術瑰寶和絕倫傳世的文化寶藏。古籍,便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奇葩。長期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古籍保護工作,自2007年全國古籍保護工程全面實施以來,在全省心籍保護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关注支持下,江蘇的古籍保護工作便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績。
加強機制建設,持續推進工作,是古籍工作的保障。江蘇是最早成立省占籍保護中心的省份,並於2009年獲得省編辦的批復,正式掛牌。自2008年起,省古籍保護中心堅持召開每年.度的全省古籍保護丁:作會議,做好總結與部署,為全省占籍保護工作的持續穩步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統籌、引導、協調作用。今年,省圖書館學會還增設了古籍整理與文獻保護工作委員會,增強了古籍保護的力量。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古籍保護工作,今年我們開展了全省“十一五”占籍保護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評選出了一批為全省古籍保護工作做出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起到了良好的激勵作用。
江蘇,人傑地靈、物寶天苹。数千年中華文明的浸染滋潤,使這方土地滋生了燦爛無比的藝術瑰寶和絕倫傳世的文化寶藏。古籍,便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奇葩。長期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古籍保護工作,自2007年全國古籍保護工程全面實施以來,在全省心籍保護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关注支持下,江蘇的古籍保護工作便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績。
加強機制建設,持續推進工作,是古籍工作的保障。江蘇是最早成立省占籍保護中心的省份,並於2009年獲得省編辦的批復,正式掛牌。自2008年起,省古籍保護中心堅持召開每年.度的全省古籍保護丁:作會議,做好總結與部署,為全省占籍保護工作的持續穩步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統籌、引導、協調作用。今年,省圖書館學會還增設了古籍整理與文獻保護工作委員會,增強了古籍保護的力量。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古籍保護工作,今年我們開展了全省“十一五”占籍保護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評選出了一批為全省古籍保護工作做出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起到了良好的激勵作用。
開展普查申報,儘快摸清家底,是占籍保護的基礎。今年,國家啟動了《十苹古籍總目》的重點編纂任務,省古籍保護中心在研究制訂編纂方案的基礎上,扎實推進《江蘇卷》和《南圖卷》的編纂。為保證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省中心一如既往地重視培訓卜作,與國家中心合作舉辦了一期以聯合目錄編纂為主題的占籍保護培訓班,並自主舉辦了一期學習利用普查平臺的培訓班,跟班學習的形式使學員們更好地掌握了實際操作技能。今年我省順利組織完成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全省共有248部山‘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三次申報入選總量達1020部,在全國名列前茅。徐州市圖書館、徐州師範大學圖書、揚州市圖書館、金陵圖書館、南京市博物館、常州市圖書館、蘇州博物館7家單位順利入選第三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翠位”,是全國同級範圍申報單位最多、入選最多的省份。口前江蘇共有20家占籍收藏翠位入選全國古籍保護重點單位,位列全國第一,充分顯示出江蘇社會各界參與古籍保護的範圍更廣,意識更深,成果更豐。在申報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重點保護單位的同時,江蘇堅持評選省級名錄和重點保護翠位,全省共有554種占籍入選第二批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1家單位入選全省忻籍重點保護單位。
目录
魏晋南北朝隋唐一代时期
妙法蓮華經七卷
宋辽夏金元时期
附釋音周禮注疏四十二卷
儀禮十七卷 儀禮圖十七卷旁通圖一卷
禮書一百五十卷
樂書二百卷目錄二十卷
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
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
南史八十卷
南史八十卷
魏書一百十四卷
北齊書五十卷
周書五十卷
唐書二百二十五卷目錄二卷
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釋音二十五卷
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釋音二十五卷
通鑑釋文辯誤十二卷
新编方輿勝覽七十卷
[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
纂圖互注荀子二十卷
朱子成書十卷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讀書記丁集二卷
桯史十五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妙法蓮華經七卷
金光明經四卷 金光明經懺悔最罪傳
佛說阿弥陁經
大随求陀羅尼神咒等經咒
佛說天地八阳經
佛說觀世音經
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
靈巖寺宋賢题詩题名集拓
樂府詩集一百卷
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文章正宗二十四卷、
明清时期
九經五十一卷附四卷
誠齋先生易傳二十卷
周易本義輯要三卷
書經集注十卷
尚書譜不分卷
詩外傳十卷
韓詩外傳十卷
周禮四十二卷
周禮傳五卷翼傳二卷
經禮補逸九卷
禮記集注十卷
二禮集解十二卷
樂經元義八卷
律吕元音二卷
左傳附注五卷後錄一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