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思录

封面

作者:(宋)朱熹.(宋)吕祖谦编订.陈永革评

页数:355 页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8064314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智慧果丛书”之一。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本书前冠以专家导读,勾勒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同时本书勾画出了儒学前后发展的主线,是问津宋以后儒学演进、下探当代新儒学源流必读的入门书。

相关资料

书摘不勉也。(《二程遗书》卷六)【注释】 ①培壅:把土肥培在庄稼根上。【译评】 程颢指出,治学的根本必须加以培植,然后才能确立今后发展方向。发展方向正确了,造诣深浅不同,则取决于个人勤勉与不勤勉的程度差异。 2.34 明道曰: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自此。(《二程遗书》卷五)【译评】 程颢认为,学者修养如能持敬以保持内心正直无私,以义理保持外在行为的规范,勇往直前,自此出发就能达到与天同德的精神境界。 2.35 明道曰: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二程遗书》卷六)【译评】 程颢认为,内心稍有松懈的念头,就是自暴自弃。 2.36 明道曰:不学便老而衰。(《二程遗书》卷七)【译评】 程颢认为,人如果不学习,便会感到年老衰退,落后于时代发展变化。 2.37 明道曰: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二程遗书》卷十四)【译评】 强调心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程颢认为,人的学问不能长进,只由于心志不勇敢。 2.38 明道曰: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二程遗书》卷十五)【译评】 程颢认为,学者义理之心如被血气所战胜,被习俗所夺取,只怪自己志向不定。 2.39 明道曰: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二程遗书》卷六)【译评】 程颢认为,内心稳重就可以克服外在行为的轻浮,学问精深就可以发现外界的诱惑很小。 2.40 明道曰:董仲舒①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孙思邈②谓“胆欲大而心欲小,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可以为法矣。(《二程遗书》卷九)【注释】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年,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著有《春秋繁露》等。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千金要方》等。【译评】 程颢认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所说“正其义而不谋取私利,明其道而不计功效”,以及唐代医圣孙思邈所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这两句话都可以作为学者修行治学的原则。 2.41 明道日:大抵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二程遗书》卷十一)【译评】 程颢认为,大体说来,学者不讲出来而自得于心,才是真正心领神会。如果由于外在的安排、布置而学习,都是没有自得于心

本书特色

本书是“智慧果丛书”之一。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本书勾画出了儒学前后发展的主线,是问津宋以后儒学演进、下探当代新儒学源流必读的入门书。

目录

前言

卷一 道体

卷二 为学

卷三 致知

卷四 存养

卷五 克治

卷六 家道

卷七 出处

卷八 治体

卷九 治法

卷十 政事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卷十二 警戒

卷十三 辨异端

卷十四 观圣贤

节选

本书是“智慧果丛书”之一。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本书前冠以专家导读,勾勒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同时本书勾画出了儒学前后发展的主线,是问津宋以后儒学演进、下探当代新儒学源流必读的入门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思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