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崔振宽-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封面

作者:崔振宽著

页数:215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20713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据崔振宽本人回忆,他的焦墨艺术创作大约始于1977年,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他42岁。起初,他的焦墨画法主要用于写生。在随后的改革开放与“’85思潮”时期,或许是受当时“新潮美术”的启发,他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发展路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1986年夏,在陕西杨凌召开的“中国画传统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崔振宽提交了长篇论文《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认为当代中国画必须完成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而在此转型过程中,中国画的笔墨有着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不可丢弃。这是新时期以来崔振宽逐渐形成的艺术观,并一直体现于此后他的艺术创作中。崔振宽的焦墨创作开始于思想禁锢、文化专制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时,而其艺术观的逐步形成,又与多少有些饥不择食地平移西方现、当代思想文化资源的“’85美术思潮”密切相关。如我们所知,几乎是每一场深刻的思想史变动都会伴随着与此变动相呼应的艺术实践,后者之于前者既可能是顺应,亦可能是反动,还有可能是不即不离的反思。与’85时期至90年代较年轻的一代画家主动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观念不同,崔振宽关于当代中国画的思考更多延续了中国艺术史的传统文脉,具体地说,他的焦墨艺术首先吸取的是传统文人画笔墨的养分,然后才散发出现代艺术精神的气息。以此之故,本文拟探讨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将其作为艺术史与思想史交叠的一个典型案例。  崔振宽作品中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风格面貌在相当程度上渊源于更早时期的“长安画派”。以石鲁、赵望云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画家,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创作上提倡“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崔振宽在北方出生长大,对雄浑厚重的西北自然山川风貌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缘感。开始时,他的视野相对局限于陕西范围内,1992年首次前往河西走廊写生,大西北的那种辽阔苍凉的景象更是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对他来说,西北地貌山水的苍莽气象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感,似乎正是为了在画面中展现这种崇高美,他才自觉地延续了长安画派的香火,继续在传统和生活两方面深化他的艺术探索。因此,作为一种个性化的选择,他才能在传统笔墨语言的系统之中发现最适宜于表现西北地貌那种苍凉苦涩之感的焦墨因子,在崔振宽的艺术探索中,作为艺术对象的山水与作为艺术语言的笔墨之间,一开始就是一种水乳交融、相依相成的关系。这显然不同于那种源自西方思维的对象与本体二元对立的艺术思维方式。

本书特色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崔振宽》收录了崔振宽历年来的创作精品180余幅。崔振宽擅长中国山水画,喜以密线繁点表现大自然。在多年的国画艺术不断磨砺创新尝试中,他追求的笔墨“西北风格化”和西北风格“笔墨化”,一方面,是要抽象性笔墨日益接近大壮的西北景观——粗拙有力,苍茫浑厚,让其自身生发出一种苍凉雄大的气象;另一方面,是要西北风格日益接近笔墨的抽象特质——如解构山石树木形象,消解纵深透视,强化平面结构,把真实性景观变成平面上的点画,力图让地域风格由这些抽象性点画直接体现出来。

目录

崔振宽与“黄崔系统”中国当代思想史中的画学个案——崔振宽的焦墨山水黄河赞歌登高远望图春到陕北秋雨炳灵寺秋意正浓秋塬黄河陕南古镇牧归陕北人家阳关暮曛图山涧焦墨斗方之三春雨暮山压太白陕北村寨农家后院空谷之三秋紫阳之二(局部)紫阳之二紫阳之八白鹿原之一白鹿原之二陕北之六陕北之八胡杨之一胡杨之二空谷之一冬密林延安之一延安之三走近阿尔金旱塬柿子红了春雨2008册页《岚皋写生》二之12008册页《岚皋写生》二之2德国城市街景德国杜塞尔多夫街头龚滩遗韵龚滩遗址凌云俯瞰图渭北阴雨天秋雨绵绵高秋图秋居(局部)秋居山阴晚炊山村夏雨嘉陵烟雨图嘉陵烟雨图(局部)渭北山庄之五蜀山纪游之四蜀山纪游之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崔振宽-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21615.html